我媽跟老同事吃飯,席間總要談起孩子們。
這個阿姨的女兒我們也是“看著長大的”,如今30歲了,談了個物件。
小夥子是阿里的碼農,P幾不知道,反正是在大廠裡了。
父母都是某高校的老師。這在北京不但意味著是知識分子家庭,還給未來孫子/孫女鋪好了上學的路。
女孩是北大醫學部八年學出來的牙醫,硬飯碗,又屬於很少被病人砍的低風險崗位。
對一個普通人的婚姻來說,足夠了啊,而且日子會過的蠻舒服的。
但談了一年,女孩跟媽媽說:他拉我的手或者摟我的肩,我還是沒感覺,甚至有些反感。
她媽媽很困惑的問我媽:你說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媽不愧是站在時尚前沿的老太太:那你問問她不會是喜歡女孩吧?
不過這次我媽真的想多了。
我們女的,其實本來就不是那麼喜歡跟男的拉著小手摸摸摸啊!
他們的手是有多金貴?摸一摸我就昇天了?還是摸一下我能賺五塊錢?
說不定還摸一手汗!
男人總有一種錯覺,彷彿一拉女人的手,女的就忍不住要張開腿了。
這拉的不是手,是200伏電門。
對於女孩來說,什麼樣的拉手最心動?
永遠是拉不到的手最心動。可能是男明星,也可能是全校最難追的籃球小哥哥。
但絕不會是家裡介紹的、每週固定約會的相親物件。
普普通通的一男的,為什麼那麼自信,這是每個約會女孩都會在心裡重複無數遍的疑問。
但如果你真的想結婚,真的需要走入一段平平淡淡、有可能也是舒舒服服的小日子,就得學會把這樣的問題埋在心裡。
至少不能撒在臉上,至少不能連手都不拉。
對於結婚這個專案來說,拉手有沒有感覺,並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一個不幸的事實是,這世上你能平視看到的男人,其實都很普通。
跟他們手拉手,最好的感覺也註定了不過是左手拉右手。
那些說牽牽手特別有感覺的,不是靠幻想就是靠演技。
那隻不過是人生如戲的一部分,做到不難,做到以後亦不再難。難的不過是想去做到。
但女孩啊,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真的會逐漸變得殘忍和醜陋。
當歲月到了某一個關卡後,也許你會忽然發現,有個手拉一拉,總比沒有強。
年輕人才覺得能牽到所有人的手,中年人只希望身邊的手不放開、不遠離。
在你缺錢的時候;
在你失業的時候;
在你需要在家帶孩子不能上班的時候;
在你爸媽查出大病的時候;
在你查出大病的時候;
在生老病死、衣食起居成為你生活中最重的重心的時候 —
有個人還能讓你拉著手,借他一段力,幾乎是你能尋求到的唯一的幫助了。
這時肯讓你牢牢握住的手,一定會讓你有足夠的感覺。
那感覺可能不是年輕時熱烈的荷爾蒙,卻是中年人之間樸素又金貴的恩與義。
不妨試試,放棄幻想,平和的牽起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