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父親母親的臘八》

父親是個因循守舊之人,什麼節日該吃什麼飯食,一點不能錯。

每年的臘八,父親必須要母親做臘八粥。哪怕到後來生活好了,沒有人再喜歡吃它,到臘八前一天,父親依然會跟母親說:明天臘八,該做臘八飯了。母親就必須一手挎著菜籃,一手扶著自己每天必疼的腰,去街上購買第二天臘八粥的食材。

母親對父親,一輩子都是言聽計從。哪怕父親說的是錯的,母親明明知道父親是錯的,最後還是會照辦。

母親是個事無鉅細都能安排得面面俱到的人,反而是父親對很多事,往往沒有母親考慮周全,但是母親就是願意維護父親在家的權威性。因為母親覺得,生活就應該那樣,父親在家,就應該是一言九鼎的。

那時候還沒有儀式感之說,因為大家大多還都在堅持著很多古老的傳統。也就沒必要強調儀式感這句話。

現在想來,也因了父親這樣按部就班因循守舊的人,才一年年一代代地傳承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各種傳統。後來很多年過去,傳統在被諸如我這樣隨性的人逐漸淡漠丟掉之後,在人們的懷念與恐慌裡,儀式感才被提起。

我從小就不喜歡臘八那種鹹味的粥,但是也必須跟著家人吃,因為臘八的早上,家裡除了臘八粥是不提供其他飯食的。在我的意識裡,大米要麼是做乾飯,要麼是熬無味或者甜味的稀飯。做成鹹鹹的,再加上其他亂七八糟的諸如豆腐皮花生米粉絲麻花菠菜之類,不喜歡。南方人,可能就沒有這種概念。

因為不喜歡吃,所以後來我自己當家做主的時候,就從來不做也不吃臘八粥。結婚三十一年來,我們每年臘八的這一天,都與平常日子一樣街上隨意買著吃。

雖然不喜歡吃臘八粥,但是每年到臘八這一天,都不會忘了母親做的臘八粥,都會想起父親對於各種節日的鄭重其事。耳邊都會縈繞起父親那句“該做臘八粥了”的話。

要是今天,二零二零年臘月初八的今天,能夠再看一回九十歲的母親,在八十九歲父親一成不變地,一如既往地督促母親做臘八粥,那該多好啊!哪怕是再不喜歡,我還是會惡狠狠地把自己吃到肚子脹的。

可是,五十五歲的我,還到哪裡去找父親那說話時篤定的表情和母親那忙碌不停歇的身影呢?

10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怎麼約女孩子見面?這3點你注意了,女生一般都會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