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被困住的全職主婦

“結婚4387天,今天是這樣,昨天是,前天是,不出意外的話,明天也是。”

這句話,來自白百合主演的深夜獨白短劇,她飾演一位被生活逼迫得絕望的家庭主婦。

她的生活,日復一日的重複枯燥。

早晨,為丈夫整理擠亂的牙膏,為家人準備早餐,送丈夫孩子出門,打掃衛生,為自己煮碗泡麵,伴著家人吃剩的殘羹冷炙,食之無味地吞嚥下去。

夜晚,疲憊了一天的她,在老公呼嚕四起的聲音裡,重複失眠。

她越來越麻木,麻木地做家務,麻木地吃飯,麻木地做媽媽,麻木地做妻子。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發現,她在麻木的生活中埋葬了自己,失去了自我。

《82年的金智英》裡,那位同樣迷茫無助的媽媽說:

“作為媽媽,妻子,偶爾也覺得挺幸福的,可有時候,我又覺得自己被囚禁在什麼地方,我總覺得越過這面牆壁,應該就能找到出口,可依然還是碰壁,有時候我會想,是不是打從一開始就沒有出口。”

女性在婚姻裡的改變,妥協和代價真的太痛了。

白百合飾演的全職主婦,其實是無數女性的真實寫照,百天疲憊麻木地應付生活,而失眠的夜裡,掙扎著渴望找回丟失的自我。

困在家庭的我們,還能打破桎梏,走出困境嗎?

全職主婦的痛

來自自我掙扎,也來自外界質疑

很多人質疑,在家做家務帶孩子,能有什麼壓力,會有什麼痛苦?

是啊,全職主婦們就在這樣的質疑裡,慢慢自卑迷茫,覺得自己真的一無是處。

演員詠梅在《聽見她說》的另一個環節,演繹了一個“活在別人的標準裡的女人”。

爸爸要她做乖乖女,幫她確定大學專業,幫她挑選好的結婚物件。

進入婚姻,她又聽丈夫的安排回家照顧孩子,可到最後,丈夫拋棄了“在家啥也不幹”的她。

所有人都在質疑,你為什麼不能活成我們希望的妻子,媽媽和女兒?

卻從來沒有人問,這是不是你想走的路?

更沒有人說一句:“為家庭付出這麼多你辛苦了。”

即便我們不想承認,不可否認的是,社會是帶著歧視看全職主婦的:

“一天到晚在家,怎麼連個孩子都帶不好?”

“你看看人家生完孩子身材還那麼好,家庭事業都那麼成功。”

“我出門上班賺錢那麼辛苦,你一天到晚在家享福還要我理解你?”

外在的質疑,逼迫得困在家庭的女人更加懷疑自我。

就像演員張歆藝,她已經比大多數女人幸福,因為她有個始終支援她的好丈夫。

可她感嘆:“婚姻和家庭,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特別是當媽以後。”

曾經,她也是當紅明星,部部女主,也曾想家庭事業兩平衡。

可現實有心無力,她期待自己能繼續事業,可當媽後放不下孩子,她只能妥協在生活的瑣碎裡,滿腦子父母的身體,孩子的屎尿屁,家裡的人情往來。

她對老公說:“我很羨慕你,你更像是一個在生活的人,而我已經沒有那麼多熱情去追尋詩和遠方。”

生活,似乎就只剩下應付,直到麻木!

人生苦短

我們要自己找到生命裡的光

我們當然需要請求家人的幫助;

但更多時候,有些路只能自己走,有些痛必須自己承擔。

就如張德芬老師所說:“親愛噠,外面沒有別人。”

歸根結底,自己才是自己的救贖者。

前段時間,56歲的全職主婦蘇敏,因為 “拋父棄女”去自駕遊,火爆全網

過去的三十多年,她為了丈夫,女兒,孫子而活;

現在,她傾聽了自己內心的聲音,為自己去自駕遊。

她找回了自我,也重新感受到自己的快樂和價值。

我們並不是說,女人一定要掙脫婚姻才能找到自我,就如蘇敏阿姨所說:“我想告訴所有跟我有差不多遭遇的姐妹們,看清現實、找到你人生的方向和夢想,我是透過‘走出來’改變了我自己,你走不出來,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改變自己。”

改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心理學的建議是,從小事做起,因為這容易達到,也最容易讓自己有成就感。

曾看過一個心理案例,一位全職主婦,過得焦慮又迷惘,後來脆弱到連拉開窗簾的能力都沒有,就那樣在灰暗的房間裡窩著,什麼都不想幹。

後來,她在心理醫生的建議下,每天就完成一個目標,今天去陽臺種一株花,明天到樓下曬曬太陽,後來送鄰居一份自己烤的烘培,說來也怪,當她每日定睛於小事,享受當下,她的心反而輕鬆了,一天一天,她只讓自己多調整一點點,在這一點點裡,她慢慢找回自己。

成長,當然是痛的。

可再痛,也比麻木將就的日子好。

親愛噠,如果你也曾如白百合飾演的角色般痛苦,那麼,我們就從現在開始改變。

從日常的小事開始改變,慢慢的,努力的,從“箱子”裡出來,去察覺內心深處想改變的希望。

不要怕生命裡的那些裂縫,因為,只要你願意,那會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因為彩禮,35歲的他決定不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