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段子,不禁想起了一起上學的那幾年,每每離開家,都是一種鄉愁的情懷.
偶爾有幾個同伴訴說思鄉之情,聊以慰藉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但總有人歡喜,有人憂.
記得有一次放假,同學們都回家了,我們沒有回,因為離家遠,一個星期兩天來回折騰費時費力不說,還浪費車費.
一次深談中,我問他為什麼不回家呢?
他說,每次回家,都是不歡而散,連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不吵架吃個飯都是奢侈.
每次想家了打電話,不是我把她(他的母親)氣得兩眼淚汪汪就是她把我氣得兩眼淚汪汪.
隨意安慰了他後,不禁暗自自嘲,原來,也有人和我一樣,只不過是都把彼此最深的痛藏在了心裡.
許多年後,我們都畢業了,偶然的一次網上聊天,問他有幾年沒回家了,他說有好幾年了,雖然心裡想回,但卻害怕面對回家後的冷漠.
再加上現在的年味遠不如小時候來得親切了,也沒那麼渴望了,還不如在外邊三五個好友聚聚,來得自在.
不知從什麼時候,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只能透過一通電話,一個影片去了解彼此,尚且能寒暄幾句,一見面各種抱怨,最後只能落得不歡而散的結局.
長大後參加了工作,特別是一起上學畢業的那幾家孩子父母,平時家常話就是各種攀比,你家孩子往家裡寄了多少錢?我家孩子往家裡寄了多少錢?你家孩子結婚了沒有?他家孩子買房子買車了沒有?
在大人的眼裡,他們總以為孩子畢業了,就是終結,甚至以為畢業了就可以往家裡拿錢了!畢業了就可以光宗耀祖了.
在他們眼裡,在外面工作的孩子都是風光無限,雖然一個月七入千的工資,甚至月入過萬,都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一度成為他們攀比的由頭。
可他們卻永遠不知道,在一二線城市,這僅算是能勉強度日的微薄收入,再加上偶爾有個小聚會,想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或者攢點錢創業。
可背後等待他們的永遠只是:“你什麼時候往家裡寄錢?”
畢業後的年輕人,像一隻陀螺,不停地轉著。他們在看似光鮮的城市裡,過著蝸居的生活,不停地倒掉那些不切合實際的理想,只為能落地,現實一點。
可杯水車薪,永遠趕不上理想計劃,於是只能感嘆:我二十七八歲了,我三十歲了還一事無成。
而在父母的心裡,別人家孩子成家了,買房子買車了都是光鮮的,反而會覺得自己供孩子多唸了幾年書倒不如早早出去打工賺錢來得實在。
父母埋怨孩子不爭氣,出來工作了還沒有往家裡寄錢,甚至為家裡添個大件兒,時間長了心裡怨氣多了,一句:“你太不孝了,別人家孩子都往家寄多少錢了,成家立業買房買車了,你什麼都沒有……”
一個在抱怨,一個在渴求關心與理解,於是,一種“新型不孝”便產生了,父母苦不堪言,子女怨聲載道,到底是誰錯位了?
其實,哪裡有什麼“新型不孝”?
只不過是兩代人之間的代溝罷了!
家,原本是溫馨的港灣,但卻被兩代人之間的代溝折騰到不敢見面,偶爾的想念也只能留在心底,想表達卻又怕拒絕……
於是,你不問,他不說,兩代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父母覺得子女越來越不孝了,子女卻覺得父母越來越不懂自己了。
誰又能明白,那些獨自奮鬥在外的年輕人,有多想成為父母眼中的驕傲?
其實,一個和諧的家庭,永遠不在於錢多少,孩子有多出息,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過高,不但容易使孩子陷入自卑的深淵,更是拉開兩代人心理距離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