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在一張送給胡蘭成的照片背後寫下這樣一句話:“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這是一代才女的浪漫愛情,張愛玲愛上了比他大15歲的胡蘭成,愛到“低到塵埃裡,但心中歡喜”。可太多的普通人,在感情中低到塵埃裡,沒了自己,根本歡喜不起來。
有這樣一群女人,和自己愛的人攜手步入婚姻,但婚姻讓她們變得卑微,以至於每一步都走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你不信?那麼我們不妨來做一個小測試:
1.
這個時候你還會繼續去忙碌嗎?
如果你會,那麼你要當心,你可能有“工具人”傾向。
2.
你會不會任勞任怨地去哄孩子?
如果你會,嗯,那你大機率是婚姻中的工具人。
還有更加殘忍的。
3.
如果在朋友聚會上,男人們說起了黃色笑話,還聊到了夫妻的房事頻率,老公眯著眼醉醺醺地說:“結婚後我對老婆基本上就沒什麼性趣了,只有喝醉的時候我才下得去手。”說完,在場的男人們鬨堂大笑,附和著說:“誰不是呢。”
你會不會當做沒聽見?
如果上面三個題目,你的答案都是“會”,那麼毫無疑問,你已經變成了婚姻裡的“工具人”。一昧的追求丈夫的愛和肯定,卻在婚姻中失去了自我,最終變成婚姻中的“工具人”,被傷害,被壓榨。
你都不尊重自己,別人更不會尊重你兩個人在一起,能夠互相扶持、相伴到老最基本的因素,就是互相尊重。如果兩個人的關係一直都不平等,只有妻子一味的付出,勞心勞力,那麼這段感情終將破滅。
作為妻子,不能一直等待丈夫的迴應為你的付出做出迴應。你有沒有想過,正是你無悔地付出,才讓別人覺得你的付出理所應當,甚至完全不懂得感謝和回報,只是利用你的用心享受你的付出。
想要讓別人尊重你,首先要自尊自愛。你不需要不斷地為他付出來證明你對他的愛。愛你的人,並不會因為你不倒垃圾就討厭你,不愛你的人,也不會因為你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就愛你。要知道,真正愛你的人,即使看你的缺點也會覺得可愛。
如果你在愛別人的同時放棄了自我,那你們的關係終將失衡,走向虛無。
婚姻不是我的事,是我們的事有的女人結婚後,反而比結婚前更加孤獨。結婚前還可以在下班後約著三五好友唱歌擼串,結婚後反而必須準點下班,家中還有一堆家務,還有老人和小孩等著自己照顧。
有時候甚至會覺得,人生中的很多時間都給了家庭、老人和小孩,還有多少時間是自己能掌控的?
而丈夫呢?他們似乎只要做好工作的那部分就可以了。可真的是這樣嗎?婚姻的構成是丈夫和妻子,也是一個家庭和另一個家庭的結合,在許下結婚誓言時,男人不是說好“我會照顧你一輩子”的嗎?為什麼結婚後卻不是這樣?
婚姻不是我的事,是我們的事。家務要一起做,孩子要一起養,父母要一起照顧。千萬別打著婚姻的幌子,無度的索取。
如果你覺得自己在日復一日的付出中,已然變成了“工具人”,那麼請你保留最後一絲清醒,去爭取自己的權利,勇敢說“不”。
不做別人眼中的妻子,做我眼中的自己我見過太多女人,活在別人的議論中,委屈了自己。
“你幹嘛還出去工作呀?你老公不是掙挺多錢的嘛,你在家帶孩子就好了呀!”
“你是女的當然是你做飯呀,你怎麼能叫你老公去做飯呢?他笨手笨腳的,還不把廚房給炸了呀。”
“一個當媽的怎麼連孩子都看不好?你不能把孩子給你老公帶呀,你才是孩子媽,孩子找奶喝不得找你嘛。”
這些論調是不是非常耳熟?結婚有小孩之後你是不是都聽膩了?
可我們聽到這些之後就要去改變自己,變成別人口中的“完美妻子”嗎?當然不!有時候,委屈你的不是別人,反而是你自己。為什麼要活在別人的口中?為什麼要活成別人希望你變成的樣子?當你被輿論控制,不得已成為了婚姻中的“工具人”,你就真的開心了嗎?別人說得再好,日子還是得自己過的,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做自己眼中想成為的“妻子”,你才能更快樂。
其實,勇敢地做自己,也是一種成長,因為所有的情感關係,最後你都要面對自己。你只有找到自己的缺口,自我療愈,最後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自己。
你會因此找到真正的自我,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或許婚姻給我們最大的禮物就是:愛別人的能力。因為學會愛別人之前,你要學會愛自己。
#情感##婚姻##愛情##婚姻與家庭##情感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