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化名)又失眠了,這和他母親最近做的一件事情有關。母親把舅舅給他上大學的錢拿去投資了,一分沒給他留。
從記事起,他喜愛的玩具手槍和小汽車等,就會無緣無故地失蹤。有一次媽媽帶他去姨媽家玩,他發現姨媽的兒子在玩他丟失的玩具,心裡委屈又憤怒。母親卻說是她給的,表哥沒有他擁有的玩具,她就送給他了。
從出生到上完小學,他都是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母親在他出生後就幾乎沒有管過他,說自己體弱,不能帶孩子,大部分時間住在外婆家。在那裡也不說自己身體不好了,什麼事都做,還幫著帶舅舅家的孩子。但是無論她怎麼賣力,外婆就是不喜歡她。
上初中後,奶奶去世,他回家跟母親一起居住。母親總是嫌他煩,說他拖累了她。其實母親在他出生後就沒有上過班,她很少做飯,基本上就是到外面買熟食給他吃。還天天喊累,說都是因為照顧他的原因。他就覺得都是自己不好,好像自己總是做錯了什麼。
為了討母親歡心,他處處遷就母親,小心翼翼照顧母親的感受,但是他發現他怎麼做都沒用,母親總能找到他的毛病。 今天說他不如這家的孩子,明天說他不如那家的孩子,他就沒有讓母親滿意過。
他特別喜歡吹薩克斯,母親後來得知這沒法讓他在考大學時加分,在他學了不到一年的時候,就強制不讓他學了,儘管老師說他有音樂天賦。還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隨意地把薩克斯送給了舅舅的孩子。
母親雖然不工作,卻掌握著家裡的經濟大權,父親的工資卡由她掌握。她就像個女皇,說一不二。大部分的錢都拿去給了外婆,或者給了姨媽或舅舅,讓他們認為她很有錢。但是對他卻非常小氣。
母親有極強的掌控欲。她要是想出去吃好吃的,他得陪她去,她就會高興得像個孩子。而他有需求,哪怕是買一些學習用品,母親都要抱怨半天。
父親不想面對這樣的家庭氛圍,又做不了主,就成了一個不著家的人。
他快去大學報到的時候,母親卻把家裡的錢拿出去投資,最終是連本錢都沒有拿回來。還是舅舅給墊付了第一年的學費,這不,舅舅剛把他後面幾年的學費一起給了母親,讓她“專款專用”。
母親馬上又拿去做了什麼投資,他擔心還是會血本無歸,這樣他就沒有錢繼續上大學了。而且母親是不聽勸的,說什麼都沒用,只要她決定的事,沒人能更改。所以他焦慮得睡不好覺。
他在上高中的時候就被診斷為焦慮症,母親不僅當面指責他丟了她的臉,還提醒他不要張揚。
他悲哀地說,他真不知道母愛到底是什麼樣的。他很想離開這個家,但是又不放心母親,認為他有照顧她的責任。他要滿足母親的要求,成為母親的依靠,這樣就能成為母親的好孩子了吧?儘管自己已是疲憊不堪。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一、父母活在自己的情結中,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肖林的母親,是當年外婆意外懷孕生下的。她有了一兒一女,也就是肖林的姨媽和舅舅,已經很滿足。但是又不敢違拗婆婆的指令,希望她再生一個男孩。哪知道生下來是女孩,婆婆很生氣,罵她沒用。
外婆本來就不想生這個孩子,這生下來了也沒辦法,但是在心裡一直沒有接受過這個小女兒。肖林的媽媽一生都在用她的行為在向外婆證明,她是外婆的好女兒,希望哪天外婆可以接納她。
所以才會有她拼命對肖林的姨媽和舅舅家的人好,以及為外婆做這做那,反而忽視自己兒子的感受。
而肖林也就順理成章地以為是因為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母親才會把屬於自己的東西統統拿去送給姨媽或舅舅的孩子。
二、滿足父母的需求,並不能得到想要的理解和認可
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孩子是在關心自己,或者是討好自己,即使孩子為他們做得再多,他們也會認為那是孩子應該做的。
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可,孩子會一再壓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對父母察言觀色,生怕惹他們不高興。
而壓抑太久的情感或情緒會以另外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肖林的焦慮症,而母親把舅舅給她的學費又拿去投資後,他就焦慮得失眠了。
他沒有辦法建立內心的安全感。
三、說出自己的想法,做照亮自己的光
對於不太會愛自己也不太會對孩子表達愛的父母,孩子可以嘗試向其說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如果父母有所觸動,願意聆聽孩子的心聲,並試圖做出調整和改變,不僅會促進親子關係,也會讓整個家庭的狀況發生轉變。
如果父母不為所動,依舊我行我素。這樣的孩子成長非常不易,但是仍然可以嘗試找好自己的心理定位,愛自己,做照亮自己的那道光。不做父母的“複製品”。
每個人都要對自己負責!就像心理學家所說:要像在經歷第二次生命,彷彿你已獲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