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現在階層似乎越來越固化,上下階層的流動性越來越差,社會資源不斷的被集中在少數人手裡。百分之十的人掌握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資源,百分之九十的人瓜分剩下的百分之一,由於僧多粥少,競爭就會非常激烈。所謂競爭就是要在爭搶資源的過程中佔據優勢,為了達到目的,甚至不擇手段。

這裡順便提一下關於人性的問題,主流的價值體系都假設人性是自私自利或陰暗的,實際上不是。

人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固然會因為求生的本能而做出自私自利的行為,但那是下意識的舉動,是動物原始的自我保護機制。但在自然狀態下,人所展現出來的都是很美好的。

人類之所以互相提防,互相傷害是因為資源的爭奪,如果大家都生活的很富足,哪會有那麼多無謂的紛爭。所以,我人為人性本善是正確的,如果變得不善,一定是環境影響所致。

理論上,每個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只要肯努力,都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實際情形則不盡然。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灌輸一種觀念,即勞動創造財富。但仔細觀察,我們就會驚奇的發現,勞動是能創造財富,但創造出來的財富不一定屬於你。

舉個例子,茅臺酒很貴,它的利潤很高,但分配下來,真正創造財富的那些人卻只能得到微乎其微的一點點。首先,稅收先拿走百分之六十,剩下百分之四十由投資者再重新分配給管理者和生產者。其中投資者拿大頭,管理者也適當給一些,生產者也會有,但得到的最少。

如果職場發展順利,底層工人也可能進入管理層,會得到多一些,但管理者並不直接創造價值,而只是起一個監督和引領的作用。由此可見,勞動可以創造價值,但不一定能得到對等的財富。

一般情況,最底層的人才是最直接的財富創造者,但他們基本上沒什麼資源,起碼在人工智慧還沒有大面積普及以前是這樣。普通人要想獲得更多的資源通常是向上爬,當然這個過程充滿了激烈的競爭,因為很多人都有同樣的想法。

以前考個高中很容易,現在越來難了,這個難與易設定由社會的管理者抉擇。比如現在有一萬人參加考試,但我不想要那麼多人考上,我只想要一千人有向上跨越的機會,於是我就把分數提高,其它人就自然分流到了社會的底層,他們或者去讀技校,或者直接出去工作,階層的屬性就基本定格。

但是我想,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展,社會階層的壁壘早晚是會被打破的。

11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愛的五種語言:學會了,他會越來越愛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