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有一個作家,典型的完美主義者,在他眼裡世界上一切似乎應該是完美的,但是他卻把種種卑劣和無奈加在了筆下的人物身上,然後讓這個人物去破壞,傷害別人也毀了自己。毀了那個並不完美的偶像,恰恰說明他是個極端完美主義者。後來,他的心理變態了,只能在作品中去毀滅他喜歡但不完美的東西,現實生活中他無法做到,在寫作的時候就變得殘忍了。這種心理顯然是苛求完美而看見現實卻是另一回事造成的。他越來越悲觀,最後竟因為感到世界不完美而絕望,把自己關在了家裡,從此不出門,害怕見到不完美的東西或現象。

一定要追求美,卻一定不要追求完美。

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自己的存在,從本原上探究,就已經不完美。比如說,眼睛太小,即使割成雙眼皮,恐怕也還是不能人人見了都說美。

作為一個社會人,所需的道德可以修煉到完美,但自己的生命還有非社會性的因素。比如說性格,是很難改造的,尤其是性格里那最核心的東西,也許是由染色體所命定的,根本改不了,改了也就沒有“自己”了。如果說自己意識到性格有明顯弱點,從而陷於焦慮,那真是自己與自己過不去。

人一定要儘可能地接近美、進入美。契訶夫借《萬尼亞舅舅》劇本里一個人物的嘴宣佈:“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的:面容、衣裳、心靈、思想。”但那個人物(我記得是個鄉村醫生)很有品位,不俗,卻也有很明顯的缺點,契訶夫說那話,恐怕也主要是激勵自己和別人,儘可能嚮往美、融入美,而並非在發表“完美主義宣言”。

可以宣諭美的必要,但不要發表“完美主義宣言”。

自己設定自己完美,是容易的,但他人卻不一定都承認你完美。承認的,怎麼都好辦,或獎賞鼓勵,或撫慰寬恕,或不動聲色,或嗤之以鼻:“誰要你來湊趣!”不承認的,可就難辦了,尤其是某些不僅不承認,還公然指出你的缺點的人,為維護自己的完美尊嚴,那就必須擠壓!而在當今世界上,把不完美的異己者壓服、消滅,竟空前的困難。

世界並不完美,事實上,完美主義者經常患得患失,懼怕失敗的焦慮和壓力束縛了他們的手腳,壓抑了他們的創造性,使其工作效率降低。完美主義者在性格上表現為固執、刻板、不靈活,給自己和他人設定一個很高的標準,而且非要達到不可,受到挫折就感到很痛苦,不能接受。

某著名機械製造公司的總經理就是這樣的人,雖然他們的銷售還不錯,但離他的高標準有些差距,他不能忍受,跳樓自殺了。有位軟體設計工程師在程式設計序時要求自己像寫古詩一樣把位元組寫得都一樣長,結果他日日夜夜地苦思冥想,工作效率和成果可想而知。

完美主義的人往往不願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缺點和不足,非常挑剔。

有的人沒有什麼好朋友,總也找不著物件,和誰也合不來,經常換單位。為什麼這樣?那是因為他誰也看不上,甚至會因為別人的一些小毛病,而忽略了別人主要的優點。

有的人不允許自己在公共場合講話時緊張,更不能容忍自己緊張時不自然的表情,一到發言時就拼命剋制自己的緊張,結果越發緊張,形成惡性迴圈。

有的人不允許自己身體有絲毫不舒服,經常懷疑自己得了重病,經常去醫院檢查。

其實,每個人都有缺點和不足,都會有緊張、不適的時候,這是正常的生理表現,必須學會接受它,順其自然。如果非要和自然規律抗拒,必然會愈抗愈烈。

完美主義的人表面上很自負,內心深處卻很自卑。因為他很少看到優點,總是關注缺點,總是不知足,很少肯定自己,自己也就很少有機會獲得信心,當然會自卑了。不知足就不快樂,痛苦就常常跟隨著他,周圍的人也一樣不快樂。學會欣賞自己、欣賞別人是很重要的,是使人更進一步實現下一目標的基石。

完美主義的人容易只顧細節而忘記了主要目標,讓別人覺得他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工作常常因此而沒有效率。世界並不完美,人生當有不足,留些遺憾,反倒可使人清醒,催人奮進。對每個人來講,不完美是客觀存在的,不需怨天尤人,在羨慕別人的同時,不妨想想,怎樣才能走出誤區。或用善良美化,或用知識充實,或用自己一技之長髮展自己。

“自我接受”意指接受我們現在的樣子,包括一切過錯、缺點、短處、毛病。但是,如果我們認清這些不完美是屬於我們,而不是等於我們,那麼,我們對於自身的這些不完美會看開些。然而,很多人卻堅決地認為他們等於“錯誤”,因而丟棄了健全的“自我接受”。

你或許會犯一個錯誤,但這並不是說你等於一個錯誤;你或許不能適當而充分地表達自己,但這並不是說你就是“不好”。

學會接受“真實的自我”,也接受所有的瑕疵,因為它是我們的一部分。神經病患者排斥、憎惡“真實的自己”,因為它不完美,他想創造一個虛構的理想自我而取而代之,創造盡善盡美的虛構的“自己”。

接受不完美並用智慧認清你的缺點,才是明智的,這會是一個心理的平衡點。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愛上你,也許是我的一個劫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