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在家靠父母,外出靠朋友”,尤其是在年輕一代的心中,可能朋友的地位比父母還要高上一些——畢竟朋友有時比父母更善於傾聽你的煩惱,而且不會擺出一副“過來人”的樣子教訓你,說你矯情。
一個人,他可以沒有物件,可以和父母聯絡很少,但必須隔三差五和朋友聯絡,倒倒苦水。
但交朋友卻涉及到一個非常玄學的東西,叫“社交距離”。
這東西,遠了不好,近了也麻煩。離得遠了,不常聯絡,時間一久感情就容易變淡;離得太近了也不好,太近了容易失了分寸,這樣反而會讓彼此之間的關係產生裂痕,最終關係還是會疏遠。
而且這套“鐵律”,無論是放在朋友、夫妻還是親人身上,都很適用。
但如果說真的要在“熱情”和“冷淡”中間完成一個平衡,那天平還是往“冷淡”那個方向稍微傾斜一點好,因為,無論是和誰建立情感聯絡,“互相尊重,留出空間”永遠是非常重要的。
朋友小婷最近突然決定搬出和別人一起合租的出租屋,我是非常不理解的。因為她租房的地方離地鐵口很近,上下班都很方便,而且房租也算合理,和室友們的關係至少在我看來也很融洽,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搬離的必要。
我把自己的疑問說給她聽,她聽完後說:“嗐,我都是裝的。”我足足反應了十秒才確定她說的“裝”,指的是和室友的融洽關係。
小婷說,剛開始的時候她們關係確實很好,她發現合租的室友是個女生的時候還慶幸了好久。
因為對方性格也大大咧咧的,所以兩個人很快就親密起來,還以姐妹相稱。但就在前不久,小婷發現,室友會趁她不在家的時候偷穿她的裙子。
“我抓到過現行。”小婷說,“兩次。”而讓她徹底下定決心一定要搬走的則是室友的態度,面對小婷的質問,她非但沒有反省,反而理直氣壯。
“咱們都那麼熟了,再說了這裙子你買回來我也沒怎麼見你穿過,正好給我穿穿不行嗎?你也說過如果我有需要可以直接和你說的。”
小婷說她卻是這麼說了,但這不代表室友就可以先斬後奏,偷拿自己的東西。
“我以後再也不會說這樣的話了,哪怕是為了客氣,這樣的話我也再不會說。”
聽完她的敘述,我沒有再說話,只是默默地幫她收拾行李箱。
小婷的話讓我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隨著時間流動而不斷變化的,而如果你不隨著這些變化去調整,很容易就會導致越界情況的發生。
關於人與人之間交往最好的關係,應該就是這四個字“熟不逾矩”。
有距離,才會有尊重;有尊重,一段關係才能夠長久,很多時候,和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會導致一場災難。
比如交朋友,我們會自然而然地覺得自己要對別人掏心掏肺,因為這樣才是“真誠”,同理對方也該對自己“掏心掏肺”,不然對方就是虛偽。
但事實上,“掏心掏肺”就是分離的前奏。因為“掏心掏肺”會導致一個巨大的隱患——彼此之間邊界感不清晰。
邊界感清晰的人,能理得清哪些事是朋友的事,自己不該過多幹涉;而哪些事又是自己的事,朋友很可能幫不上忙。
而邊界感不清晰的人,會將朋友的事也看做自己的事,因此對朋友的選擇指手畫腳,甚至強迫朋友接受自己的意見;
當自己需要解決一些事情時,也總是要朋友參與進來,如果朋友說“這是你的事你該自己做主”,反而會覺得遭到了朋友的疏遠背叛。
但事實證明,人與人之間邊界感一旦消失,那麼這段關係也離崩潰不遠了。再好的關係,一旦失去了分寸感,只會將對方推得更遠,彼此之間的關係會產生更大的隔閡。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提出過一個理論叫做“漿糊邏輯”。它指的是一種粘稠的人際關係,像漿糊一樣亂成一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
如果採用這種邏輯來生活,會讓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因為走得太近而導致矛盾和衝突的發生。
分寸感是親密關係的捷徑,也是人際關係的行動指南。
不能因為彼此相熟就肆意踐踏別人的底線,侵佔別人的私密空間,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和秘密,也有有自己的軟肋。
作為朋友,我們要做的是理解和支援,適當時候確實可以提供幫助,但最終做決定的還是對方自己。
有意地衝撞和打擊更是一種對情感的傷害,哪怕是已經熟到彼此可以互稱“傻子”的境地了,有些話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說出口的。
邦達列夫曾說過:“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在一段關係中,擁有邊界感就是最高階的尊重。願我們彼此常懷分寸,彼此尊重,不捨愛與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