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個人的人生過得如何?其實不是命運在做安排,而是自己的選擇造成的。

所以,過得好要看自己內與不好,主要看內心的需求以及自己的選擇是否大概正確。

再不濟,再加上自己是否具備正常的判斷能力與止損的勇氣。

其中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直接影響自己的人生。

一位知情人對比兩位女性的人生之後感慨良多之下說了以下這樣一番話:“單身40年,從未找老伴,這位離婚女人的經歷,給中年女人提個醒!”

也說不上哪一種活法就正確吧,只是有些該懂的道理,女人一定得懂,才有辦法更大程度保障自己的人生才是關鍵。

01

我今年已經63歲了,我有兩個發小在婚戀這種事情上,選擇與際遇完全不一樣,比較有代表性,所以我想講講。

先說一下自己吧,跟我老頭子結婚40年,吵吵鬧鬧、湊湊合合走到現在,不管怎麼樣,還在一個屋裡過日子。

大概也就這樣走到最後了,乏善可陳,沒什麼可說的。

我發小當中的一個,老伴去世了十年,50多歲的時候恢復了單身。

她初婚的那個男人身上也有不少的毛病,大男子主義嚴重,兩個人一起生活的那些年,她也沒有過得多幸福,倒是辛苦操勞之類的沒少感受。

先夫過世之後一年多、不到兩年的樣子吧,她還是想覺得身邊有個伴安全、安心一點,曾經和一個老頭選擇搭夥AA制過日子,不扯證。

但是那個老頭AA的太認真了,簡直是算得分釐不差,半點錢財物質方面的虧都不吃。

但是呢,又將家務這些全都推到了我這個發小身上,認為理所當然。

我發小也不傻,雖然為了維持這種關係的正常,她不會把話說明,但做家務的時候,也不會全都幹完,而是有意留下一些,想讓老頭分擔。

像這種情形,有些事她不說,但你應該也去做,關係才能良好繼續下去不是嗎?

老頭不管,裝作沒看到。還會因為我發小在這些方面做得不符合他的理想而產生抱怨與不滿,結果兩個人搭夥不到一年半,就因為我發小的要求,結束了這段關係。

自從那之後起到現在,她都一直單身,沒再找。

現在一提,就說活明白了,依靠男人不如依靠自己。

02

另一個從20多到現在60多,一直單了近4O年,從來沒有結過婚。

可能在別人眼中看來,她肯定過得比結婚、有家庭的女人艱難、苦澀得多。

一個女人本該享受的愛護、保護、照顧都沒享受過,也沒有兒女子嗣,人生有什麼樂趣可言,晚年哪來的依靠與安全感呢?

可事實上呢,她過得挺好,直到現在也沒有要找另一半的意思,自己的生活也可以,身體健康又有老本。

由於沒有家庭、伴侶、兒女、孫子之類的事情所牽絆與制約,日子不要太精彩!

像我有婚姻與家庭的女人,年輕的時候需要照顧丈夫、後來是孩子,再後來是孫子、外孫,直到現在都始終纏繞於家庭與親情當中,根本別想像她這樣可以想做什麼做什麼、想去哪裡抬腿就可以出發。

我真的很多時候都挺羨慕她的,當我向她傾訴自己在婚姻當中感受到的苦惱與不易之時,她那種用聽天書的表情望向我的神情,讓我明白這些對於她而言,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事情。

從未體驗過,也自然無從瞭解這些辛苦、辛酸、苦澀與無奈。

當然,有人說她同樣也體驗不到家庭與婚姻帶來的幸福。

可是我想問問一路從婚姻走到晚年的女人一句:摸著良心問一下,真正過得幸福多於勞累與辛苦的,又有幾人呢?

在我看來,我這位發小除了過得孤單一點,真的沒什麼不如意的地方了。

可如果孤單能夠自己克服,也就沒多大的問題了,自己瀟瀟灑灑多少!

也難怪有些女人認為沒有必要另找煩惱了,對嗎?

結語:

人獨自來到世間,最後又獨自離開,人生的最終歸宿,一直都是孤獨,這是生命的本質與真相。

所以,為了害怕孤獨而戀愛、結婚、生兒育女也未必逃避得了孤獨,也許生命當中終有一日會感受與面臨它。

女人活得內心強大一點、堅強與獨立一點,才能擁有更坦然面對這個世界的能力,這種理論是正確的。

有女人願意為此選擇單身,也不是什麼錯事。當然,也不能因此而否定那些願意結婚、生子擁有婚姻與家庭的女性的做法。

畢竟正因為孤獨是生命的本質,所以來世間走一遭,想感受愛情、追求陪伴,找到從內心到現實擺脫孤獨的方式。

想遇到一個能夠相互理解、相互照顧的另一半,湊成一種完整與圓滿,組成一個家庭,生育與繁衍子嗣,也是非常正常而有意義的一種選擇。

如果所有人都夢想保持單身的純粹與省事,那人類文明還如何傳承繼續得下去呢?

所以,彼此尊重不同個體的選擇,認真過好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關鍵,不要用自己的價值觀去綁架他人,這才是一種豁達與清醒。

-END-

11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人到五十,要斷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