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人會永遠不犯錯誤。任何人都難免犯錯,但關鍵是當你發現自己有了過錯,就應及時地改正,不能滿不在乎,一錯再錯。
心理學家指出:很多人內心裡明知自己有錯,卻不敢於承認,這是因為人的虛榮心。明知自己有錯,而不願承認也不願去改正的人將會失去很多。這樣的人容易讓失敗成為自己的一種習慣。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兔子與烏龜賽跑,本來兔子比烏龜跑得快很多,但當兔子快接近終點時,見已經把烏龜落下很遠了,便以為勝利非它莫屬,而放心大膽地在路上睡起覺來。可當它睡醒後,卻發現烏龜已經爬到了終點,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兔子犯了驕傲輕敵的錯誤,以致最終失敗。如果重新比賽一次的話,兔子還會犯像上次一樣的錯誤嗎?
這裡就給大家講述這則新龜兔賽跑的故事。
烏龜自從贏了那場比賽後,一直都得意揚揚。一天,它心血來潮,又約了兔子再來一次賽跑。這一次,烏龜和上次一樣,從起點一路慢慢努力往前爬。它走了大半的路也沒見兔子在途中休息,心裡便開始有些納悶。不過它還是沒有停止它的腳步,依舊堅定地向終點前進。等快抵達目的地時,它卻發現兔子早就到達終點,一直在那裡等著它。
烏龜於是問兔子:“你今天怎麼不在路上玩耍或休息一下呢?”
兔子笑著對烏龜說:“我怎麼能連續兩次犯同樣的錯誤呢?我又不是一個傻瓜?”
這當然只是一則寓言故事,但從中我們卻可以悟出這樣的人生哲理:“自己犯了錯誤就要及時改正,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反省並更正之。”如果我們能夠堅持這樣去做的話,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歷史上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戰國時代,楚襄王終日和幾個近臣奢侈淫樂,對國家大事漠不關心。
大臣莊辛直言勸諫,對楚襄王說:“您如果一直這樣不理政事,楚國就要危險啦!”
襄王聽後很不高興,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
莊新見襄王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聽勸告,便傷心地說:“如果你一直寵信這些人,楚國一定要滅亡。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
襄王一怒之下,也不阻攔,就讓莊新去了趙國。莊新到趙國才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襄王這才覺得莊新的話都是正確的忠言,趕緊派人找回莊新,承認自己的過錯。
莊新見襄王的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一心改正,便誠懇地說:“我聽說,看見兔子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補羊圈,也還不遲……”
西晉時,周魴有一個兒子叫周處,他身體強壯,勇猛過人,但卻總做一些危害鄉親的事情。
有一次,周處遇到一位老者,見他滿面愁容,便問:“現在風調雨順,連年豐收,你們為什麼還不高興呢?”
老者說:“沒有除掉‘三害’,怎麼能高興呢?”
周處又問:“什麼是‘三害’?”
老者說:“南山的白額虎、長橋的蛟龍,加上你周處,就是‘三害’。”
周處聽罷,道:“你們不要擔心了,我幫你們除掉‘三害’。”
周處首先來到南山,殺死了白額虎;然後又跳入河中,斬了蛟龍;然後自己拜陸機和陸雲為師,努力求學讀書,磨鍊品德。一年以後,很多地方都請他去做官。
公元297年,周處任建威將軍,與振威將軍盧播一起,在安西將軍夏侯駿的領導下,去討伐氐(國名)人齊萬年。
齊萬年聽到周處來,說道:“周處文武雙全,如果他沒有受限而來,我打不過他,如果他受了限制,那我就可以打敗他。”
第二年一月,齊萬年率兵七萬,駐紮在梁山。夏侯駿派周處帶領五千人去攻打。
周處說:“軍隊沒有後援,肯定會失敗。這不僅會送了我自己的命,而且會使國家遭受損失。”
夏侯駿一意孤行,不聽周處的勸告,強命他出戰。結果,周處帶領五千人與齊萬年的數萬兵馬,激戰一整天,最後弓弦斷了,箭也射光了,但是還沒有援軍來。
周處的手下勸他撤退,周處扶著劍說:“今天就是我盡忠的日子。”
最後,周處壯烈戰死。
周處知錯而改,由一個起初被人看做是“三害”之一的壞人,變成後來為民除害、為國盡忠的英雄好漢。
知錯能改所反映出的是人的一種美德。品德高尚的人總是嚴於律己,發現自己的過失,及時改正。
因此,古人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哪個人沒有過錯呢?一個人有過錯,特別是偶爾犯了過錯,我們不能就此認為這個人是無可救藥了。一個人有了過錯,真心悔過,把過錯改過來就好了。一個有道德的人,就要有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公開改正自己的錯誤的勇氣,這不僅不會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會提高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