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每個人都有一個內在的自我批評聲音。

自尊水平不高的人往往聽到的是更加惡毒的,病態的批評。

“病態批評”這個詞語,是由心理學家尤金.薩根第一次提出的,是用來描述自我抨擊,自我批判的內在聲音。

病態的批評,每天樂此不疲地詆譭自我,他的聲音深藏不露,和我們的想法融為一體,以至於我們根本無從判斷和發現它的存在,自然也感受不到它毀滅性的後果。

小時候,父母的言語行為,所帶給你的不良自我感覺,決定了你成年之後的自尊水平高低。

如果,那個在童年時期自我感覺很糟糕,往往成年後,即使父母已經不在你身邊,你的內在依然在用,那個你熟悉的聲音苛責自己。

童年時期,父母的哪些行為會帶給孩子糟糕的自我感覺呢?

1.道德評判

很多父母出口就能傷人,無論孩子做了什麼事情,他都能跟道德掛上鉤。

孩子沒有做完作業,父母說他沒有責任感;

孩子忘記刷牙,父母說他懶。

孩子開心時吵吵鬧鬧,父母說他沒有道德,打擾別人。

2.混淆人和人的行為。

我們往往喜歡透過一個人的外在行為,去評判這個人的品質。但其實,人和人的行為,是兩個概念。

小時候,我媽經常罵我笨,盤子不小心弄掉了,都能罵我半天。我一直以為我真的很差。直到成年後,我才明白,我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笨。

那個掉盤子的行為,只是一個行為而已,和人品並沒有直接聯絡。

我之所以會在後來,常常放棄很多機會,錯誤地以為自己笨,是因為,父母這樣的評價讓我誤以為我的人笨等同於什麼行為都 做不好。

所以,一個錯誤的評判說出口,真的是殺傷力無窮的。

在這一點上,英文單詞很有趣,更能區分人和人的行為。

比如lose(失敗,丟失),這是個動詞,表示一個具體的動作。 當lose加上一個字母r,變成loser名詞時,表示失敗的人,失敗者。

你可以說, I lost the game.我在比賽中失敗了。 但不可以輕易說,I'm a loser.

3.重複次數

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曾說過,讓謊言成為現實的秘密,很簡單,就是重複足夠多次。

如果父母只是偶爾一次指責孩子,倒沒什麼問題,但如果父母長期對孩子進行評判和指責,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將這種評判內化。

也就是說,當父母說孩子不好時,也許最開始孩子不會相信,但次數足夠多後,孩子就會打心眼裡認定自己不好了。

4.前後不一

變化多端的父母往往令孩子無所適從。

比如,孩子不做家務,父母說他懶惰。

某天,孩子做家務了,父母說,誰讓你做的,做的怎麼怎麼不好…

孩子會特別惶恐,他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只有一種感覺是真實的,那就是,無論我做什麼都不對,看來都是我的問題…

5.做了父母的情緒垃圾桶

很多父母在工作中,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回到家本來就是帶著情緒的,當看到孩子的種種行為不合己意時,就會引發對孩子的怒火攻擊。

父母們在不知不覺中用這種方式,釋放了自己在工作中積壓的情緒,卻不知道,這對孩子的成長危害有多大!

父母們確實委屈滿腹,他們會認為家就是放鬆自己的地方,不需要剋制自己的心神。如果回家還要那麼辛苦,他們甚至都不想回家,躲出去逃避教育孩子的責任…

記得有這樣一則故事:

戴安娜王妃結束公事,回到家,發現臥室,門反鎖了,丈夫在裡面。

她敲門,丈夫在裡面問:“你是誰?”

王妃回答:“我是王妃”。 裡面沒有任何動靜,門沒有開。

王妃想了想,又回答:“我是戴安娜”。

門還是沒有開,王妃無奈地說:“我是你的妻子”。 門開了……

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無從驗證,也沒有必要驗證。

但故事本身的含義,在提醒我們——當我們回到家時,要把在外面的身份和情緒都仍在門外!

回到家,只有妻子、媽媽,丈夫、父親的身份,沒有其他。

以上這些行為,如果在生活中不斷的上演,孩子會很快忘記具體的場景,但是那種挫敗感,卻會深深的植入他的內心,長久無法消散。

——《自尊​​》

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女人應該選擇愛自己的男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