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拒絕,只會讓你的付出更廉價。”
01
以前同學裡有個老好人,別人說什麼她也不會拒絕,即使這件事情自己根本不願意做,她也很難拒絕。室友每次逃課,都要她幫忙簽到。
有一次上課,班裡的上課的人很少,老師很生氣,一氣之下變成點名,並且沒來的人要扣除平時成績。
這位同學一下子就不敢幫室友答到了,結果室友的平時成績變成了0分。
室友發現她沒有幫自己答到,一下子炸了,噼裡啪啦罵了她一頓。
“你答應要幫我的,你這人怎麼這樣?怎麼這麼自私?現在害得我這樣,你高興了吧?”
而且事後還到處說她如何冷漠、自私。
而相反有的人平時什麼忙都不肯幫別人,但關鍵時刻幫了別人一次,別人反倒感激地不行。
這就是所謂的”生米恩,鬥米仇。”當你的付出成為一種習慣,別人也會習以為常。
我們為什麼這麼難以拒絕?
第一是害怕傷害雙方的感情,讓彼此難堪。
但真正好的感情是經得起拒絕的考驗的。試想一下,一個真正設身處地為你著想的朋友,會因為你的一次拒絕不和你來往嗎?
而往往真正的好朋友都會替你考慮:“如果實在是為難的話,就告訴我吧。”他們會盡量減少你的心理負擔。
當然社會的一個基本前提是,自己實在做不了的情況下再去麻煩別人。
你自己的論文不想寫,讓別人替你寫;
明明網上隨便一搜就有的知識,你非要讓別人一點點解釋給你聽,這不是求人幫忙,你就是懶。
第二,我們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有價值的,別人欠了你一個人情,會換來別人對你的好感。
但是,不懂得拒絕,根本換不來什麼感激。只會讓別人覺得我們的付出很廉價。
這種低價值的付出讓我們自以為付出了很多,對方卻不以為意,絲毫不覺得感激,這種付出就是低價值付出。
隨意地無差別地對任何人好,這不叫付出,別人只是覺得你人好。
就像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就是因為這種付出價值太低,別人根本不當回事。
最讓人看重的是那些稀有的、別人給不了的付出。
戀愛的時候,我們為什麼那麼享受?因為我們追求的就是那種獨一無二、非你不可的感覺。
當你的愛變成了張三也行,李四也行,你的愛就是濫情,就會顯得很廉價。
基本上,老好人的付出都是低價值付出,比如帶飯、取快遞、做表格之類的,別人覺得瑣碎、毫無價值。
而有原則的人的付出都是高價值付出,因為別人本來就不敢指望他,他一旦出手,別人就賺到了。
因為這些付出都是高價值的,讓你覺得收益頗豐,因此你還會覺得自己非常幸運,非常感激他們。
第三,許多老好人害怕衝突,不敢直面矛盾。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消極情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學會正面去解決,而不是一味地迴避。
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老好人通常心裡都非常自戀,覺得自己很厲害,他們自我沒有價值,要透過一味地付出來贏得存在感。
他們在內心裡,總覺得自己不幫忙,別人的問題就解決不了了,他就完蛋了。
但現實確是,你沒有想象地那麼重要。
沒有你,別人依然可以解決問題。
很多人生病的時候,各種擔心自己的工作,害怕完不成影響這個公司。
但回到公司才發現,公司運作地非常好,自己的很多擔心都是瞎操心。
脫口秀選手張博洋曾說過這麼一個段子:“我對世界是如此渺小,我對公司卻如此重要,重要到我一不去就要扣錢。”
該怎麼學會拒絕別人?
首先,你要學會分清楚,什麼人你該幫,什麼人你不該幫。什麼忙你幫,什麼忙你不幫,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好朋友有急事求助,可能確實是遇到了困難,那你就兩肋插刀;
不熟的人喊你去幫忙打架,你就可以完全置之不理。如果真的不想幫,就和對方解釋清楚,怎麼合理地拒絕別人也是一種藝術。
比如錢鍾書就曾經提到過,如果有人向他借錢,他會給別人一部分錢,就當這筆錢要不回來了,剩下的以後也別來找我了。
這樣既給了朋友面子,也不傷交情。而且要儘快告知對方,好讓對方去想其它方法。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己內心是否舒適,畢竟你開不開心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這件事,你確實能力有限,做起來很吃力,或者其它什麼原因,無法幫助,也可以告訴對方,不要因此委屈了自己。
能幫助別人固然好,但幫不了當然也不用內疚和自責,你不是上帝,不可能解決所有的事情。學會拒絕之後,你的生活和人際關係也會更加清爽。
想幫的忙就全力去幫,不想做的事就直接拒絕,省去了無端的猜忌,也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愛的事情。
只會同意讓別人對你有好感,但學會拒絕才會讓你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