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1284,預計閱讀3分鐘。
01最近看到一個挺有意思的故事。
故事說一個旅行家張三跑到了一個荒郊野外,走不動了咋辦呢,投宿吧,好不容易看到一戶人家,敲門了,門開了,主人告訴他自己家是不方便住了,不嫌棄的話可以去山那邊,有一個空的茅草屋能住,別的挺好,就是鬧鬼。張三一聽,我是誰啊,旅行家啊,什麼世面沒見過,鬼是什麼玩楞,不存在的,都是膽小的人瞎說的。於是和主人告別後,張三大步流星就去茅草屋住下了。
結果天快亮的時候,又一個旅行家李四也走到了這裡,也走不動了,敲門問主人,能住不,主人擺擺手,把和張三說的話,又給李四講了一遍。李四一聽,我是誰啊,旅行家啊,什麼鬼啊,我才不怕。於是李四也跑到了茅草屋,開了門,這時候張三剛好也醒著,一看門打開了,門口站個人,李四一看裡面還有個人,剛好天只是矇矇亮,彼此都看不清對方的樣子,好傢伙,這下倆人都以為遇到鬼了,於是扭打起來。直到天亮了,看到對方的臉才發現,鬧了半天,這鬼不是鬼,是個活人,還是自己的老朋友,一切都是一場誤會。
02這個故事有意思在哪呢?
首先,張三李四這倆表面上說著不信有鬼的人,在遇到“可疑”情境時,第一反應竟然還是“有鬼”,可見他們內心的信念其實也沒那麼篤定;
其次,主人家事先的勸告,其實在無形中已經動搖了他們的意志,為他們即將遇到的情境提供了另一種預判,試想下,如果事先他們並沒聽說鬧鬼的事,在看到對方時,大機率也是先嚇一跳,而不會直接把對方看成是鬼。
在繼續往下說之前,我們來再談一談心理學言必稱的思維定勢。我們知道,大到人類整體,小到我們個體,頭腦中都存在著習慣使用的一系列已經被固化的概念、規則、理論和邏輯的抽象形式,它們會在我們處理各種資訊時自動發揮作用,常見如長得好看的人追求者一定很多,有錢的人一定過得很快樂,工作能量強的人一定強勢。這就是思維定勢,它讓我們能夠快速應對許多日常事務。
回到故事,張三和李四在最初遇到彼此時的反應,很明顯是受到了主人家思維定勢的結果——沒錯,不知不覺中,主人家的勸告已經在他們心中植入了定勢,那就是如果出現了什麼奇怪的情況,那一定是“鬧鬼”了。
03在工作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境,例如面對一項任務時,如果別人一開始就告訴自己這很難,那麼即便最初抱著“奧利給”的語氣信心滿滿,也很可能在出現一點困難時就開始不自覺地代入別人口中的“難”中,哪怕那只是任何一個專案都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反之,如果別人告訴自己專案很容易,那麼即便遇到了真的大困難,我們或許也只是會懷疑自己,為什麼這點小事都搞不定。要打破這種情境,需要我們充分意識到:
1、永遠不要過分高估或低估我們內心的“定力”,它可能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堅強,也可能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如果張三和李四對自己本來的想法再篤定些,也不至於鬧出後來的誤會;
2、那些我們說著“不聽不聽”的話,其實已經在潛移默化影響我們,只是我們不自知而已,這一方面說明我們的“思想”未必真正屬於自己,可能是別人一句話就能加工的產物,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們的言行舉止,看起來像是“沒用”,實然一點一滴都是力量,這股力量可能是潤物雨,也可能是悶聲雷。對於這種力量,我們需要保持警惕。
讓自己的內心藏著一條巨龍,既是一種苦刑,也是一種樂趣。——雨果《笑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