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前幾天我的一個老年朋友,因突發疾病,在地板上昏迷了6個多小時,醒過來以後,勉強給10多公里外的兒子打了個電話,40多分鐘後,兒子才匆匆開車趕過來,還好,送醫院搶救後撿回了一條命。幸運不是次次都有,老人感嘆要是近一點就好了。

現在大部分老人和兒女都是分開住。原因很簡單,因為是兩代人普遍存在代溝,加上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不同,單獨住,舒服,舒心。可問題來了,兩家住的距離有多遠呢?由於諸多原因,大部分父母住地和兒女住地相距較遠。平時兒女不能方便的照顧年邁的父母,關鍵的時候,使不上勁兒,極易造成悲劇。所以說人到老了,要儘量和兒女往一塊靠,儘量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和老伴都70多了,兒子今年44,當年兒子結婚的時候,我們就在我們的小區附近,給他買了一套婚房,兩家保持一碗湯的距離。10多年來兩家相互照應,過得比較舒適。

前年兒子在某高檔小區買了一處新住宅,距我們有15公里,我們還住在老房子,不如以前方便了,兒子希望我們搬過去同住。考慮到兩代人在一起住畢竟不方便,我們堅持不過去。為了方便照顧我們,兒子去年在同一小區又給我們買了一處115米的房子。

我們搬過去,兩家真是太近了,又恢復了以前一碗湯的距離。兒子下班經常來我們這轉一圈再回家,我也經常做一些兒子愛吃的東西,順便帶走,方便了,親情更濃了,我們有個頭疼腦熱,孩子也能及時帶我們就醫,晚年的生活很踏實。

有的老年朋友現在住的是大房子,向兒女靠攏,可能要住小房子,有點捨不得。這是沒算開賬,人老了,房子大小都無所謂。當務之急是距兒女近了,能更方便的照顧你,關鍵的時候能救你的命,可以了卻很多後顧之憂,所以建議這些老年朋友要看得開,放得下,儘量向兒女考慮。與兒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

10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讀書與思考可能沒你想象的那麼有用,但也可能有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