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讀書和思考可能讓人產生某種層面的“清醒感”,但同時也可能導致另一層面的“困惑”。讀書和思考的目的是什麼?讀書和思考是否幫助一個人更好地生活?對於這兩個問題的困惑不僅僅不時地縈繞於我的腦袋,而且現實生活中也常常聽到與此相關的另一種十分確信的回答。那就是:不讀書,不思考那些問題的人不也生活得很好?

真是讓人語塞。

此刻如果急於去否認,相比會立刻陷入一種談話的“泥沼”,無論說什麼都會詞不達意。

為了能夠對這一發問有所迴應,我似乎需要先明白什麼樣的生活可以被稱為“生活地很好”。是物質需求的輕易滿足,日常生活充實,內心感到愉悅,還是精神得到滿足?似乎有的人說這些標準都需要,有的人說只需要其中一個就可以了,還有的人說這些都不重要。所以,我仍舊是難以給“生活地很好”一個準確的界定。

所以,我決定不再追求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

當我不再追求標準答案的時候,我覺得我從這“泥沼”中探出了點身子,微微嗅到了一點清新的空氣。

讀書和思考,有什麼其他目的我不知道,但其中一個目的我想就是讓我們脫離那些“標準”,那些“答案”,而去親自體驗。透過獨立閱讀和思考的過程,離社會給你的那些“標準”越遠,新鮮的空氣和美麗的風景離你就越近。

這是一種更好地生活嗎?我不知道。但無論如何,去體驗。

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好性格給了朋友,壞脾氣卻給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