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人這輩子大抵能過上怎樣的生活從一小就註定了,或者從父母輩那也能看出端倪。小時候的行為會進化為習慣,習慣成自然了變為性格,隨著經人經事慢慢會養成自己的人格,人格決定命運。先天+後天=現在的生活。

這麼一個過了不惑之年的女親戚,離婚6/7年了,兒子20歲(飯店打工,初中輟學)。她自己20歲的時候從城鎮出走,跟一個農村痞子去農村生活了十幾年,異常窮困悲苦。從農村裡出來後,跟城市生活基本是脫節的,思想、意識已經跟不上社會的發展了,最重要的是沒文化,幹過服務員、售貨員、賣過保健品、買過保險、進過工廠,都幹不長。想幹俏活兒,想賺快錢,也想過上好日子,每每事與願違。

往上追溯,到她爺爺那輩,爺爺和奶奶(二房)都是唱戲的(後來沒落後就當了農民 ),戲子,把式,好表演、好逸惡勞、自己享受、自己顧自己,連自己的幾個子女都不管。估計最大的貢獻就是把其父輩從魯西南那鳥不拉屎的窮地方帶到了東北那煤城。她姥爺那一輩就是個農牧民,家裡孩子眾多,想管有心無力,在一個以養牛為營生的村子裡過活。這兩大家族的時代背景都經歷過抗戰、建國、三年自然災害、文革,都很底層,都是苦出身,眼界、見識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有大的作為。

到其父母這輩,父親沒文化,沒上進心,出把子力氣,唱戲的氣質,好色,沒頭腦、沒見識,小農意識。母親努力但沒有方向、沒有方法,社會階層受限,宗教信仰受限。他們分別經歷了小鎮工人、個體戶、小攤販、養殖,那個產出的年代90-10年,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企改革、下崗、經商、資源枯竭、城鎮化、網際網路時代。他們沒有抓住什麼機會,他們就此作罷。做父母的最好的家教就是做好自己,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過好生活,努力、奮鬥,實現人生價值。

說回主人公自己,自己造的孽,只有自己去承擔,如果拉著別人幫你承擔,那是不道德的。家庭是她的根,性格是她的緣,眼界決定她的選擇,機遇是她的命。看看其他親戚的例子,再看看她周圍的同學,絕對的下品了。她初中的時候就叛逆,就膽大妄為,就願意跟學校裡的二流子來往,就談朋友。她說她要找個愛她的男人,不沾花惹草,可她沒想到的是他窮得住泥草房子、二畝薄田,哪來半分能力去扯淡呢。這樣的日子實在沒法子過,自欺、欺人十幾年,即使孩子都十幾歲了,她還是毅然決然的離開那個男人。原來生活是個綜合指數,哪都不能低了,是木桶理論哪。

這樣一個境遇,其一,沒文化,想有點文化,你起碼得能吃苦,得能堅持,這些最起碼的品性是從一小就訓練的,在那麼一個小城鎮初中輟學的比例大概就是那10%;其二,沒上進心,好逸惡勞,沒責任感,叛逆,空想而不付出實際行動是大多數loser的通病,流血流汗哪有不難的,可那才堅實;其三,正知正見,人得有真心,知道人間正道是滄桑,沒有資源與天賦,只能靠努力、勤奮、多付出,你以為逃避了當年的苦,生活一定會現在找回來。腦子裡沒東西,沒眼界、沒見識、沒方法去跨越,也就沒有前進的方向。

想說這樣一個案例,實在是說給天下的父母的,孩子就是你的翻版,既然生了就要好好養,給他好的生活、好的教育,讓他成才,你才能好好的再活一次。

不是人人都得過小康、中產的生活,但是你我他不同不是,不然你也不會看到這裡了。你再回頭想想高中班級裡的模擬考試,和現在諸位的生活境遇是否雷同呢,有些人天生帶著資源或天賦,有些人一定要力爭上游,有些人平衡、平常,有些人吊兒郎當、不學無術,從前到後、從上到下,怨不得別人,人各有命,富貴在天。但,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那些被“心靈雞湯”灌溉的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