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腳步近了,但很多人回家的腳步停下了,
疫情的反覆讓很多人選擇了“就地過年”,
今年不回家,是為了日後更好的團圓。
圖片源於微博影片
只是,在網路上,關於“過年不回家”的熱議並非今年的專屬,而是一個每到年底就會被頻頻提起的熱詞,
那些簡單的話語裡透露著現在年輕人心中那無奈且扎心的理由——
已經沒有家;
沒混出個樣子,沒臉回家;
沒賺到錢買票回家;
不想回家吵架,平時電話裡吵得夠多了......
過年回家,一個溫暖而愉悅的辭藻,但對於長大後漂泊在外的我們,有了另一層無法言說的疼痛,
不是不喜歡、不想回家過年,而是害怕回家過年。
其實這種傷痛背後的問題一直存在,只是在“回家過年”這個最團圓美滿的日子裡,這些傷痕再度狠狠被撕開後,顯得更加對比鮮明。
01
“每次回家過年,呆了2天就想走”
知乎 吾輩問答 有一則關於《為什麼年輕人春節回家,待不了幾天就想走》的影片,
一個大學畢業北漂的女生說,
每年回家過年,爸爸每天早上都會去很遠的地方為她買來最愛吃的包子,
但她最終還是以“要提前回去加班”為理由離開,然後在酒店度過剩餘的假期,
她知道父母很愛她、她也很愛父母,只是——
他們想說的,質疑的,我不想聽;
我想說的,傾訴的,他們明白不了;
這是多少人的感同身受。
成長,讓我們和父母之間有了一道看不見的隔閡,無法理解並懂得彼此的需求與想法——
就像我們不理解,為什麼他們一邊說一輩子沒享過福,一邊又嫌我們給他們買的東西貴;
就像他們不理解,坐在辦公室、沒有風吹日曬的日子,會累到哪裡去;
他們傷心,自己已經不被需要、不被重視;
我們難過,最親的人也無法理解自己的壓力與悲傷。
於是,本應愉快的悠長假期,卻因為一句老生常談的對話,開始變得如坐針氈,
選擇提早離開,也是不想在那一份不可避免的爭吵來臨之前、抑或自己壓不住內心的情緒崩潰之前,為彼此留下一個過年應有的和睦畫面。
成長的背景與過程,決定了一個人對於愛、對於選擇、對於壓力等等不同的觀念與行為,
而有著巨大反差成長之路的我們與父母,註定逃不過這一個永恆的親情障礙,
那些和父母可以做朋友,實現平等、無障礙對話的,現實中少有,絕大部分人面對它時,閉嘴、躲避,一直是我們無奈的相處之道,
不過,即使無法完全消除,但如果耐心坦誠地溝通,試著縮小這道鴻溝,用彼此寬容的態度去縫合,也是我們可以嘗試去做的,
畢竟,我們害怕的是溝通,但我們能做的也只有溝通。
02
“我已經5年 沒回家過年了”
他不敢面對為他愁白了頭的父母,害怕在老家人面前抬不起頭,害怕遇見當年一起讀書的同窗好友。
在外面這幾年,他幹著最底層的工作,拿到最基本的薪資,僅僅能夠養活自己。
沒有存到錢,沒有交到女朋友,沒有闖出自己的一片天,他又怎麼敢踏上回家的路呢?
漂泊異鄉,最渴望與最害怕的都是回家過年。
大城市,有著看起來體面的工作、更好的收入與機會,但與此同時,有著更大的花銷、更激烈的競爭,
夢想,好像就在前方,閃耀著觸手可及的璀璨光芒,但無論怎麼努力,卻始終越飛越遠。
絕大多數人,奮鬥幾年,都只是那個早起晚睡的打工人,拿著每年幾乎不見漲幅的工資,刨去房租、交通、吃飯、幾場聚會娛樂之後所剩無幾的銀行卡餘額,
想著當初離家時的豪情萬丈與美好憧憬,現實只有一個一眼就能看清的存款餘額。
我沒錢,不敢回家過年。
年輕的骨子裡總有一種沒有衣錦,何以還鄉的執拗,
家裡,除了久違的煙火與炊煙,還有期望的目光灼痛地注視著,讓兩手空空的我們總是望而卻步,
但是,也只有那對比大城市,顯得渺小微弱的家的光芒,也是始終支撐與點燃我們一次次踏上征程的溫暖與勇氣的火種。
03
“想回的時候不讓回,現在不想回了”
有段時間,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和父母提出想回老家工作,也許沒有比現在高的收入,但也能自給自足,最重要的是,大城市真的太累了,
但父母說,要不再堅持堅持,萬一回老家不適應,還得重新回去,畢竟身邊也有幾個朋友回老家後又回來了,
他們也許有他們的道理,但在當時已經身心俱疲的自己聽來,不是滋味,
現在仍舊在這裡苦苦掙扎著,有時不知道這麼累是為了什麼。
小時候,我們隨便想成為誰,白雪公主、奧特曼、蛋糕店老闆......父母都會笑著說,好好好,
但長大後,我們被告知,不可以無理取鬧,想一出是一出,
我們經常迷茫,自己到底想成為誰,但很清楚,父母不想你成為誰,
家,變成了一扇很難推開的沉重大門,
被自己的理想、被父母的期望阻隔著,
父母心裡有一個理想中孩子的樣子,
我們心裡也有一個理想中父母的樣子,
我們最大的矛盾在於,都堅持自己的正確,總是試圖把現實中的彼此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但往往失敗告終,因為我們常常以愛的名義,卻傷害著彼此。
各自放下那點執拗,試著去聽聽彼此最真實的想法,世界這麼大,選擇這麼多,從來沒有必須這個地方、這個選擇的唯一,我們最終總能找到彼此認同的那一個選項,
會耗費很多時間,但不代表永遠不可能握手言和,因為不斷成長的我們都會明白這個道理——
真正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而是接納和尊重。
我們,是城市裡遷徙的候鳥,每年都要回到生養的地方休憩,然後再次飛翔。
也許回去故鄉的路上有很多坎坷,但回家總是唯一的信仰與方向。
回家吧,哪怕我們愛的方式不一樣,但都是愛的模樣。
最長遠的路 總有人點亮過你
記錄|分享|陪伴|成長|旅人
更多音訊|喜馬拉雅 荔枝FM 情咖 企鵝FM
搜尋“點亮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