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馬克思這位歷史上的偉大思想家,哲學家對於我們而言是一種近乎聖者的存在,我們仰望於他的成就和偉大,而忽略了他作為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的七情六慾。

當我們翻閱歷史,從他寫給燕妮的信中發現,他也是充滿活力,熱情奔放,有情有義的男子漢。

這讓我們更接近真實的他,因為在愛情面前,他毫無保留地坦露了自己的內心,他的愛情思想及愛情故事,在歲月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永垂不朽,為我們理解愛情提供了寶貴的財富。

馬克思與燕妮的情書節選:

親愛的,我又給你寫信了,因為我孤獨,因為我感到難過,我經常在心裡和你交談,但你根本不知道,即聽不到也不能回答我。

你的照片縱然照得不高明,但對我卻極有用,現在我才懂得,為什麼“憂鬱的聖母”,最醜陋的聖母像,能有狂熱的崇拜者,甚至比一些優美的像有更多的崇拜者。

暫時的別離是有益的,因為經常的接觸會顯得單調,從而使事物間的差別消失,深摯的熱情由於它的物件的親近會表現為日常的習慣。

而在別離的魔術般的影響下會壯大起來,並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愛情就是如此,只要我們一為空間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時間之於我的愛情正如陽光雨露之於植物,使其滋長。

誠然,世間有許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麗,但是哪裡還能找到一副容顏,它的每一個線條,甚至每一處皺紋,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強烈而美好的回憶。

甚至我的無限的悲痛,我無可挽回的損失,我都能從你的可愛的容顏中看出,而當我吻遍你那親愛的面龐的時候,我也能剋制這種悲痛。

再見,我的親愛的,千萬次地吻你和孩子們!

你的卡爾 1856年6月21日於曼徹斯特

燕妮的回信

我保持沉默為的是愛惜你,也為了不去觸動我的創傷,唉,卡爾,你是多麼的不瞭解我啊!

你為我設身處地地想的多麼少啊!你對我的痛苦體會的多麼不夠啊!我的心靈受到了多大的創傷啊!

你那美好,動人而熱烈的愛情,這種愛情的純真的流露,你幻想出來的令人歡欣鼓舞的形象,所有這些能使其他任何少女欣喜若狂的東西,卻只能使我感到恐懼。

並且常常使我悲觀失望,我越是沉澱於這種幸福之中,就越會感到自己命運的可怕,當你那火熱的愛情一旦冷卻下來,你就會變得冷酷無情而難以接近。

你知道,卡爾,由於擔心你的愛情能否長期保持下去,我的一切歡樂都蕩然無存,你的愛情還不能理所當然的那樣使我歡天喜地。

唉,卡爾,假如你的愛情能使我放心的話,那我就不會這樣頭昏腦脹,心似刀絞,隱隱作痛,每當我想念你的時候,我就感到這樣不安,我的全部生命,我的整個身心都在思念你。

這封經典的情書把我帶回到那個時代,兩個青年之間的感情熾熱中帶著憂傷,力量中帶著患得患失,這種真實的描寫和表達,把彼此的內心都誠懇地和盤托出。

不在身邊的孤單,不能交流的失落,無法觸碰的肌膚,害怕失去的優思,這些種種表現都是熱戀中的人真實的體現。

因此,愛情的偉大之處也在於此,無論你是什麼身份,什麼地位,什麼階層,都抵抗不了愛情的力量,使人振奮而又憂傷。

馬克思和燕妮之間不但屬於姐弟戀,並且還有貴族與平民之間的階級差異,他們之間的愛情也來之不易,不但像其他老套的愛情故事一樣,遇到了很多阻力,而且還屬於長時間的異地戀。

他們用了七年時間才走到一起,在這期間,馬克思的信就成了慰藉燕妮的靈丹妙藥和力量的源泉,也成為了她唯一的精神寄託。

而婚後的各種波折也沒能把他們分開,他們不離不棄,心心相印,相濡以沫,成就彼此。

從對馬克思和同時代其他偉人的各種著作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馬克思主義的愛情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愛情是自然的,不可強求,不可阻擋

男女之間的關係是人與人之間最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關係——馬克思

愛情是不可以強求的。——列寧

人生戀愛的要求,其勢力比任何要求都大,非有特別勢力,決不能阻擋得住的。——毛澤東

這些論述告訴我們:愛情是兩人相處之後,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自然發展的結果,是兩人理想的共鳴,感情的和聲,友誼的結晶。

愛情不能過多地強加他人的意志,強求的愛情缺少真愛的基礎是不牢靠的。

人為阻擋的愛情在現實中往往會表現得更加濃烈。

二:愛情與性,密切相關

不能禁慾,亦不能縱慾,首先是不能禁慾,在恩格斯看來,真正的愛情是兩個將要結合的年輕人,自由地處理他們自己與他們的身體。

愛情是性衝動的最高形式,從生理上來講,愛情的基礎是兩個性成熟的個體,愛情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自然本能,是生理生命的一種強烈的表現形式,所以,愛情決不能是禁慾主義的。

另外馬克思講,吃,喝,性行為等等,固然也是人的機能,但是如果使這些機能脫離人的其他活動,並使它們成為最後的和唯一的終極目標時,那麼,在抽象中,它們就是動物的機能。

馬克思希望,青年人能夠擺脫原始的自然慾望的衝動,以恰當的方式談情說愛。

恩格斯也認為,現代的性愛,同古代人的單純的性要求,和情慾是根本不同的。

這些論述告訴我們,在崇尚愛情自由的今天,必須正確認識愛情與性的關係,愛與性是需要有節制的,不能將其視為“性解放”更不能當做是單純的肉慾解放。

三:愛情要以平等互愛為前提

馬克思主義愛情觀認為,男女應該在性愛,婚姻中實現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恩格斯也說過,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而要達到這一點,又要求個體家庭不再成為社會的經濟單位。

隨著生產資料轉歸社會所有,個體家庭就不再是社會的經濟單位了,私人的家庭經濟變成為社會的勞動部門,孩子的撫養和教育成為公共的事業。

社會同等關愛一切兒童,無論是婚生還是非婚生的孩子。

馬克思的論述中一直強調平等和相互,他認為合乎人的本性的愛情關係就只能用愛來交換愛,只能用信任來交換信任。

恩格斯也說,“愛情”是以所愛者的對應的愛為前提的。

雖然在眾多的影視劇和現實生活中,都在大量的上演“單相思”的故事,有的讓人感動,有的卻招人厭煩,但無論如何,這都不是愛情。

四:愛情是物質,感情,道德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愛情觀強調,真正的愛情應該建立在穩固的社會基礎之上,永續性和排他性是愛情發生的要求。

恩格斯認為,在愛情婚姻問題上表現出來的見異思遷的錯誤思想行為,只會給對方造成痛苦和不幸,並嚴重危害社會的安定。

如果有人每過一兩年就有新的愛的需要,那就必須“約束這種天性”,以免它把自己和別人拖入無休止的悲劇衝突之中。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應該都是耳熟能詳的吧,它出自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愛情是人類的高階活動,屬於上層建築的範疇,因此,愛情必須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

沒有物質基礎的愛情就像是海市蜃樓,看著美麗卻是虛幻的,這些已經被論證過的事實卻依然很多人看不明白,或者不願意接受。

現在我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但依然有很多人把談情說愛和經濟劃分開,覺得只要和物質經濟沾邊就是世俗,就是拜金,其實這分明是對自己無能的逃避。

如果你的愛沒有引起對方的反應,那麼你的愛就是無力的,而這種愛就是不幸——馬克思

愛情一定需要有感情基礎的,感情基礎是精神與精神的接近,心與心的交流,人與人的統一,以互愛為前提和基礎,愛情是婚姻的基礎。

兩性的結合應該建立在純潔而真誠的愛情基礎上,否則就是不道德的,因為只有這樣的關係才能保證夫妻之間真正自由的結合。

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不僅享受了婚姻的自由,而且保證了離婚的自由,愛情也需要道德的約束。

列寧抨擊了十月革命後蘇聯流行的“杯水主義”理論和“非馬克思主義”的反社會的性質,認為在性生活上,不僅應該考慮到單純的生理上的要求,也要考慮到文化上的特徵,看它們究竟是高等的還是低階的。

此外,愛情涉及到兩個的人生活,而且還會產生新的生命,這就是戀愛的社會關係,並且產生對社會的責任。

就是說愛情不僅僅是愛情,還意味著責任,具有社會屬性,每個人在戀愛時,都應該遵循一定的道德規範,自由但不可以肆意妄為。

五:愛情和理想共存

青年時代的馬克思在致燕妮的《十四行詩》中寫到:

假如你胸口煩悶

請聽我把歌來唱

歌兒把你呼喚

你會熱淚盈眶

傾聽那歌聲飛揚

和歡聲笑語的迴盪

你捲髮低垂感動

覺察我心波盪漾

這時我全身迸發火光

感到有種永恆的力量

我要擁抱萬里長空

我要把你緊摟在懷中

我把這理想珍藏在心上

我要把塵世的俗物掃蕩

在這首詩中,我看到了正義且激情高昂的馬克思,在這裡並不是表達的個人狹隘的感情寄託,而是把純潔真正的愛情的力量,化為激勵自己在理想的海洋中展翅飛翔的力量。

所以一段好的愛情一定是能夠激勵和改變彼此,讓兩人共同成長和壯大的,為彼此共同的理想和目標勇往直前。

試想一下,現代年輕人的愛情中,還有多少是擁有共同夢想的?可以為成就彼此而相互扶持,激勵,一起前行的?

有多少人是在生理,心理,思想,道德,知識和技能等素質都比較成熟的基礎上才去談婚論嫁的?

看著現代社會越來越高的離婚率,不得不思考,是因為婚姻自由給了人們不斷換新的機會還是缺少責任的婚姻變得越來越多?

當我們的道德意識變得越來越淡漠,當我們的婚姻變得平淡而沒有方向,當我們擁有了更多的物質享受,覺得可以自由主宰,為所欲為的時候,有沒有讓自己停下來好好想想,我們結婚到底是為了什麼?

偉大的愛情總是和偉大的事業聯絡在一起,只有把愛情與事業聯絡起來,愛情才會充實和穩固,只有在相互愛慕,相互互補,相互依賴的關係中,婚姻才走得長久。

她覺得那些幫馬克思抄寫文稿的日子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這些行為都生動地詮釋了一個道理,最好的愛情不是物質上的門當戶對,而是精神上是志同道合。

現代很多婚戀觀已經演變成,只要自己經濟獨立,自己就有更多的話語權和自由,才能和對方平起平坐。

這對了一半,還有另一半就是你不是為了證明你自己,不是你很強了,對方就要歸順於你,而是你們兩人一起成長,把二變成一。

兩個人,一條心,一輩子,一起走!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究竟什麼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