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而昨天和幾個小夥伴聊天,他們問了我兩個問題:你最想要什麼?你最害怕什麼?

想要聽我的回答嗎?

我的回答是:我想要成為一家公司的CEO,然後去環遊世界

那你最害怕什麼:我最害怕成為碌碌無為,平庸的人。我希望自己的人生過得轟轟烈烈且有聲有色,我希望自己被世界看到。

希望大家能夠透過我的自我覺察,思考一下隱藏在這兩個問題背後的一些根源性的東西。

在這個回答中,和朋友的聊天中,我覺察了一些自己從前不曾覺察到的東西。我為什麼要想要環遊世界?想要冒險?想要被別人看到?

底層邏輯似乎是在於,我想要擺脫依賴,擺脫來自家庭,來自親密關係的依賴,這像是我對自己的母親控制權的反抗。

而我如何擺脫依賴?而我又為什麼對自己的追求是想要創業,想要建立自己的公司,其實源於的是我自己在追求獨立,而追求獨立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經濟獨立。

我從來沒有想過如何能夠徹底地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劃開界限,成為一個獨立且能夠為自己負責任的個體,很多時候我都不排斥父母給予我的幫助和經濟上的支援,即使本身我自己能夠養活自己,能夠獨立,也能夠做自己的主。

很多事情的實際狀況是,因為母親的心疼,給予我金錢上的支援,幫助我獲得了超出我自己本身現在能力範圍之內能夠達到的生活水平,然而這樣子的狀況會導致我永遠覺得自己背後是有依靠的,喪失了規劃,也不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在潛意識中,我一直在做著試圖獨立於“母體”的一些事情,例如說自己去澳洲換宿,又如自己獨自旅行和跑到英國留學。我似乎試圖在用一些反抗“母親權威”的方式宣示著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某種時候,和母體的對抗激發了一些我自己的行動,但最終真正去做,似乎又是在原生家庭,至少是原生家庭中一員的支援下去做的,就如我去澳洲是父親的支援,去英國後來也是家庭的同意。而不了了之的臺灣交換和互惠生,最終我也並沒有折騰出什麼結果,還是,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我沒有硬氣能夠自己出所有的錢支撐自己的所有開支。其實我不是做不到,以自己的能力,其實存一些錢並不是特別的難,只是似乎沒到破釜成舟的地步,就沒辦法鼓起勇氣邁出舒適圈,總覺得“uhm,我可以獨立做事,但接受爸媽多給的錢似乎也沒什麼不好的,還可以拿來投資。”

就像是一直躲在大樹庇護下的小樹,大樹能夠幫你擋風遮雨,但同時,它阻擋了本來能夠帶給你更多成長的陽光和雨露,也許你本來是一隻參天大樹的種子,而在大樹的萌陰下,你若是不去自己爭取,去努力成長,你最高的高度永遠就只會和大樹齊平。如果想要超越,你必須要在自己有意識的時候,儘早儘快地剝離那個保護你,卻又削弱你“戰鬥力”的母體。

我一直很欣賞一個男孩子,他年齡比我小不少,卻敢想敢做,年紀輕輕卻足夠自立,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而我後來慢慢發現,我並不是說有多喜歡這個人本身,而是因為他所具備的那些特質似乎讓我看到了我想要成為的自己。人一旦開始在經濟上獨立,就擁有了做出更多事情的勇氣和自信。

有趣的是,我想,每個人的潛意識喜歡的,都是自己想成為卻沒成為的自己吧。

1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邋遢還自以為是的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