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位家長的話:
兒子長久以來形成的這種拖拉、散漫、沒有計劃性,沒有條理性的特點。確實是來源於我平時對他的評價。我總是會說他:“你怎麼這麼慢!你怎麼這麼沒有計劃性!這麼沒有條理!你怎麼這麼茫然的沒有目標、沒有方向?……”這些所有負面的評價,他都轉化為他的自我的認知,久而久之,他就認為:他就是那樣的一個人。
“鏡中我效應”是1902年美國社會學家 查爾斯·霍頓·庫利 提出的,該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是其他人對自己看法的反饋,他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別人的思想、別人對於自己的態度所決定的。”
我們來講一個故事有一天下午,一位女子抱著個小孩上了火車,而此時的車廂早已坐滿了人。女子旁的座椅上,一個年輕人正躺在上面睡覺,一個人卻佔著兩個座位。小孩哭鬧著要坐,並用手指著那個年輕人,但年輕人假裝沒有聽見,依舊躺著睡覺。這時,孩子的媽媽用安慰的口吻說:“這位叔叔太累了,讓他再睡一會吧,睡醒了肯定會騰出座位來的。”幾分鐘後,那個年輕人就一副剛剛睡醒的樣子坐了起來,把另一個座位讓給了那個抱著孩子的女士。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您是否有點懵懂的感覺?
【解】小孩哭鬧著要坐,年輕人不理不睬,而媽媽的一句安慰的話,卻能讓年輕人讓坐,這其中的奧妙就是在於年輕人對自我的評價改變。一開始,年輕人對自己的認識是“我佔著兩個座位,你能拿我怎麼樣的無賴心理”,而聽了女士的話後,他對自己的認知就改變了,變成了“我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會。”自我觀的改變,隨即行為也會跟著改變。“鏡中我效應”,鏡子中的我,顧名思義,我們對於自己的認識,也就是從外界的反饋而來。
【如】我們得透過鏡子來看到自己的樣貌,而無法直接用眼睛看到自己的樣子。
【實用例子】①小孩考了個好成績,然後透過別人的種種評價和反應,小孩接收到的反饋資訊『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懂事的孩子』然後,小孩對這種別人對於自己的認識的評價感覺喜悅,並進一步的認識自己“我”是一個懂事的孩子,“我”愛學習。最後,小孩就會以這種標準來要求自己。
②【反面例子】,還是拿小孩這個來舉例,小孩考了個好成績,然後透過別人的種種評價和反應,小孩接收到的反饋資訊『一個天才,整天玩不用怎麼學習也能有好成績』然後,小孩對這種別人對於自己的評價感到認可,並進一步認識自己“我”是天才,“我”喜歡玩,不需要怎麼學習。結果不言而喻,錯誤的自我觀塑造,一個喜歡享樂遊玩自認為只要稍微學習就能超越別人的“天才”③反面例子還有另一種結果小孩對於這種天才不需要怎麼學習的評論之說感到不認可,而選擇更認真的學習,相信自己的付出才有回報。當然這另一種結果的發生率比較低,畢竟人是比較容易認可別人對自己的好評。意識也是傾向於舒適區,玩的愉快跟學習的耗腦,正常情況選擇的是愉快的玩,從而認為自己就是比別人優秀,到了某個時刻會安慰自己,自己只需要稍微學習就能超越絕大部分人,而選擇拖延等。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這是我這幾天看書所學的“鏡中我效應”,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這裡是賢賢,一個正處於兩袖清風的96男~
以後的日子會不定時更新文章,每多學一個更新一章,感謝能百忙之中花時間看我的文章,可以的話給我點個唄,拜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