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生活”的尷尬不能讓父母承擔
馬嘯宇
老孟為給兒子娶媳婦在家裡蓋了新房,過了兩年又在市裡買了房。老孟傾盡所有,幫助孩子實現了城市鄉村“兩棲夢”。對此,鄉親鄰居自多溢美之詞,老孟卻叫苦不迭。他說,夏天村裡涼快空氣好,大家都在,他們老倆是門房,保姆和後廚;冬天城市供暖好,小兩口帶著孩子“遷徙”到城市避寒,他們老兩口又成了相依為命的“留守老人”。
至於平時的“農村支援城市”,如送米、送面、送油,送年貨等各種救濟更是數不勝數。如果只是這種有限的供養,倒也沒什麼。最難的是兩個孩子都沒有固定工作,收入有限。城市又消耗巨大,房貸,水電暖這些負擔全部落在了他們老倆身上。而他和老伴身體都不好,不知道哪一天就幹不動了。 他責怪自己一時虛榮心作怪跟風買房,結果上了老虎背,下不來了!
老孟的情況在村裡不是個例,年輕人在城裡有房的非常多。可真正靠自己打拼出來的卻沒有幾個,大部分依靠啃老才得以實現。對於鄉村來說,這不是一件好事,大量人口外流,會慢慢導致鄉村實質上的消亡;對於城市來說,也不是一件幸事,城市“有房窮人”已經初現端倪。誰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力,但要量力而行,而不是“自己享受兩頭跑,爹孃背鍋受煎熬”。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