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張愛玲《半生緣》
那門邊的女子,清新得像一縷早春的風,可眉宇間怎麼蒙著一層抹不去的哀傷,像一朵顫動在風雨中蒼白凋零的梨花。那江岸的男子,成熟像一抹初夏的光,可喘息間怎麼透著一股繚不開的深邃,像一段在池塘裡不捨分離的蓮藕。她愛著他,他不捨她。有時候,緣分就是一輩子。
一輩子有多長,大抵不過從青春到年老。木心說過,“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歲月縫花,愛情沁香。世界上最浪漫的事莫過於陪著你慢慢變老,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過於與你隔江廝守。你在江那邊,我在江這頭,你默默無語,我長相廝守。
故事的開始總是這般幸福。在江原道橫城山村的一座民俗中,一對耄耋夫婦在此安心、開心、順心的生活。記得年少騎竹馬,轉眼又是白頭翁。
那年她笑靨如花,面色紅潤,櫻桃紅嘴;那年他風華正茂,意氣風發,少年氣盛。
人的一生大約會經歷300多個春夏秋冬,每一次季節的更迭都是新生活的開始。春天,她迫不及待想要和他出門遠行。於是,他們穿著顏色一樣的情侶服,一起去參加老年大學組織的踏青;夏天,他們一起打水仗,累了便睡在屋子裡聽鳥兒叫;秋天,一起清掃院子裡的落葉,葉子便是他們的玩具;冬天,在家門口玩雪,夜晚相擁入眠互相取暖。平常生活,在這兩位“老小孩”的經營下,每一天都嶄新如初,閃閃發光。
“沒有青春的愛情有何滋味?沒有愛情的青春有何意義?”當再次看到拜倫這句話時,我會想,你記得愛情最初的模樣嗎?最近看到這樣一句話,“拿iPhone的我們,找不回諾基亞時代的青春”,愛情亦是如此。
在每一個人的青春年代裡,都會有一本關於愛情的小說,那也許不是我們的愛情,但絕對會有自己的影子。我們大呼著“選對了就是愛情,選錯了就是青春”。就這樣簡單到不值一提,如同手中的諾基亞手機,摔了一百次也沒事兒似的。長大以後的我們用摔不起的iPhone,恨不得用千萬層外殼小心翼翼地保護著那萌芽中的愛情。我們只能在時間的夾縫裡,當心地緬懷著“同桌的你”。
然而,相守七十載的他們,卻可以像戀愛的時候,甜甜蜜蜜,保留著愛情最初的模樣。
沒錯,在陽光明媚的時候,折一枝小花,戴在她的鬢間;
在青山綠水之時,在溪邊洗菜嬉戲;
在午後休憩之時,議論著鄰家的狗不如恭順漂亮;
在落葉繽紛的時候,拿起一堆落葉撒在她的肩上;
在白雪皚皚的時候,神秘地喂他一口據說對耳背有好處的初雪。
愛情就是這樣,在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中都創造著專屬於他們的記憶。他們可以平靜又堅定的回憶曾經走過的戰火紛飛的年代,回憶他們失去的那六個緣淺的孩子。哪怕腿腳不便,她也會給他做吃了一輩子也沒吃膩的小菜,他也會陪她去醫院檢查身體,雖然在她害怕打針的時候依然只會呆呆地坐在一旁不懂安慰。他也會在深夜時不停地撫摸著她的臉頰,每一刻都認真地保護著她。她也會偷偷地去燒他的衣服,告訴他每件衣服的季節,叮囑著要記得吃飯刷牙洗臉。就這樣,他們帶著最初的樣子,過著最有愛情的生活。
故事的結局總是這般浪漫。相伴至此,已是幸福。七十載的風雨兼程,七十載的相濡以沫,七十載的陪伴長情,都是他們給彼此最好的愛情。
在最好的年紀遇見最好的你,過上世上最好的日子,親愛的,請不要走,等一等我。 “含苞待放的花兒,盛開時經歷了雨水的拍打,隨著歲月的流逝終將枯萎歸於虛無”,但幸好,他們曾經綻放得很美,很美。
親愛的,請慢點跨過那條江,我已櫛風沐雨,換衣襟戴花,在江對岸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