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個比喻句來比喻,年底催婚這個話題,彷彿就像媒體關注的熱門話題一樣,就像媒體關注哪個明星生孩子一樣。
在外工作一年了,誰實話有誰不想回家,都想回到溫暖家裡跟家人們團聚。但是回家的尷尬,那便是面對三姑六婆和七大姑八大姨以及父母的瘋狂催婚。
即使出了家門看見鄰居,那些周圍風格迥異的人們,也不約而同地組成人肉復讀機,不斷地重複問你:有物件了嗎?結婚了嗎?有物件了嗎?什麼時候結婚?
催婚經典語錄
1.“不小了,別挑啦,該結婚了!你看人家,孩子都上幼兒園了。
2.我現在身體還好,還能幫你帶帶孩子,等我老了,誰還管你。
3.你現在還年輕,挑挑揀揀,等你過了30歲就只能被人挑你了。
4.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什麼年齡就要操什麼年齡的心。
.......
而被催婚的回答往往都是:“不著急,我要對自己負責,緣分還沒到……”
據統計一個正常人被催婚多次以後,難免自信心要受打擊,懷疑自己的人品和能力是不是不如別人。
然而在我認為除了至親摯友之外,其他人總問你找物件沒有,什麼時候結婚,並不代表他在多麼關心你的人生, 也不是他存心要打擊你令你不悅。
當然,有些人並不想幹涉他人的婚育選擇,之所以會哪壺不開提哪壺,可能只是他找不到別的話題。我認為當有人向你督促你婚姻大事的時候,也不是真的為了關心你,而是為了喚醒在他們內心深處的優越感。
因為催婚的那些人大部分都已經結婚,並且生子了,而你沒有結婚,甚至沒有物件,所以單獨這一方面他們認為他比你強。
你為什麼找不到物件,無關痛癢的關心,反覆地催婚,有時候是一種變相的炫耀自己。
如今這個社會,一個人到了結婚的年齡,不結婚不生子就是奇怪!雖然我也講不清楚。
但其實,詢問一個人關於婚育的選擇,跟詢問“別人身上有什麼缺陷一樣,都不太禮貌。同樣,惡意猜測別人為什麼還不結婚生育,跟猜測別人身上有什麼缺陷一樣,也是一樣不禮貌的。
別人不願意就是不願意,並不需要給別人或者大眾一個不願意的理由。而這樣侵犯了私人界限的社會期望,就是一種使人們盲從傳統的負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