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你一定很好奇,職業的迷惘怎麼會跟情感的迷惘導致的原因是一樣的呢?它們怎麼會是同根生的呢?

這裡描述的職業迷惘具體是指:一年可以換很多份工作或者多年可以換十幾份工作,我還遇見一位工作快二十多年換了十多個行業幾十種工作的人。

他們怎麼了呢?

看看知乎上的網友互動。我在知乎上搜集了這個問題:一年換幾份工作?

出現如下截圖。

第一條

第二條

第三條

這些人都怎麼了呢?

關於這個問題的理由眾多,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跟這個現象類似的,它出現在情感上。

情感迷惘,這裡所描述的是指:想要一份長期穩定的情感,也希望可以走進婚姻,為此不斷相親。

具體的表現,也同樣透過知乎來搜尋關鍵問題:一年相親幾次。

出現如下截圖,比較讓我吃驚的是三年相親200次。

一年相親多少次

對相親的探討

不知道這些網友所認為的相親的理解是否一致?

這裡的相親是指:跟相親者至少見面一次或者電話過五六次,至少有互動一兩個月。跟前面的換工作類似,至少是入職了一兩個月的才算工作過。

我一直認為這是兩個領域的問題並且頻繁換工作和頻繁相親,都是千差萬別的個體,怎麼可能同根?

我把這兩者可以聯絡起來,是諮詢案例的累積和更加深入的長期諮詢中才發現的。

最近ta又換了相親物件。

上一個還專門為了見面,飛過一趟,後來告訴我,他們的興趣不同。

ta從畢業至今相親無數, ta的親朋好友也都算熱心,一方面埋怨ta要求高,另一方面還不斷地介紹,而ta也沒有放棄尋找另一半的決心。

只要介紹的物件,長的可以,年齡也合適,都會認真的對待。

有人提議,你可以同時聊眾多相親物件,再選擇合適的,ta說:不行,談就好好地認真的談。

相親的物件,有談得好的,可以談半年,一般的可以談兩三個月。

最終放棄的理由基本差不多:對方不怎麼理我,發信息好久才回,甚至不回,我喜歡電話,有時候對方連電話也不接或者這個人條件好,我不覺得ta會選擇我,且也不怎麼理我。

這幾年在眾多相親物件中,不僅僅ta的金錢投入大,花的時間也長。

我心想:還有機會,應該是沒有碰到對的人,ta是真心想要結束單身的人,肯定能找到的。

突然有一天:我做的一對一諮詢,給對方培養了一些專業能力,可是進步不快且工作中ta的狀態在下降,深入瞭解才發現,ta的過去有個“傷口”,ta很努力很認真,只是時常暗自傷神,不自主會“舔傷口”。

Ta說了一句,以前我沒有重視的話:我也想繼續聊,尤其遇見很不錯的,但是我骨子裡不自信,在工作中我知道怎樣促單簽約,在情感中我不夠自信,缺乏“促單成交”的勇氣。

我才醒悟:為什麼一直補能力,學習專業知識和提升專業技能,效果不好且狀態不佳?為什麼一直相親,有之前談的還可以,到後來不說話,最終一次次放棄。

很可悲的是:職業迷惘者不斷補能力,情感迷惘者,不斷相親。

我們習慣於: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因為上面的醒悟,也理解一些人說的話:

職業規劃有幫助,但是隻能管一陣子,依舊會職業迷惘,規劃只停留在表面;

絕大多數人的職業迷惘,不是不會規劃 ,不是能力不行,而是自我認同感不夠。(通俗地講:自己不喜歡自己。)

也讓我回憶起兩年前。

一位四十多歲中專學歷的夥伴跟有四十多年生涯諮詢經歷的專家做諮詢對話,那時候他們的對話對我觸動只有一點點。

時間沉澱以後,才發現這場對話的深度意義。

考慮到案例的私密性,只能分享大概。

這位夥伴的困擾是工作這麼久換了太多行,太多工作崗位。什麼都懂點,什麼都不精,自己沒有競爭力且年紀越來越大,獲得企業聘用的機會幾乎沒有,就算有也是很低階的工作,工資很低。比如:洗車工,修理工等等。

經過不斷的諮詢對話,這位夥伴有最開始的沉默,拘謹,緊張到嗓門變亮,臉上充滿微笑,回答問題和講述自己的經歷時,大家聽的很出神且發現這個人說話很幽默,還挺有意思的一個人。

諮詢對話結束後,他主動張開雙臂要求跟諮詢師擁抱還要求一定要跟ta合影。

這次諮詢的總結是:這位夥伴的職業困惑這麼久都沒有解決過,是因為ta不知道自己的天賦,ta不知道自己有優勢,身邊人很少認可ta尤其是ta自己。

這個人自己後來的工作依舊是勞動強度大,壓力大,但是ta越來越專注了,工作沒變,人卻變了。

由此,我發現:一些職業迷惘者和一些情感迷惘者都可以用一個方式來改變,那就是提高自我認同感。

只是善於反思,善於自責,善於防禦的我們來說,提高自我認同感,是需要打破慣有的生存模式。

還是拿情感迷惘者來說。

回到ta的原生家庭,ta有一位強勢的,刀子嘴豆腐心的母親。小的時候性格柔弱,被外人欺負,哭得多。這種情況下,在家也要被訓斥,被批判。且小時候學習不好而家裡的其他孩子比ta優秀,更加重ta的自卑。

儘管長大後的ta,真的很優秀且厚積薄發,比其他孩子考了更好的大學,但骨子裡的自卑還是存在。

情感上的軟弱性很凸顯,但ta的工作卻沒有這塊特點。

我還問Ta,找物件會害怕什麼呢?

ta說:會很警惕,不要找到像母親這個特點的人。

如果你也像他們一樣,只要你想要改變,可以一起聊聊你的故事,在你的故事中可以找到“解藥”。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艾小羊:男人至死是少年,女人至死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