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之虛無——閒暇時內心的空虛感
是不是常常感到當閒下來,沒有什麼事情可做的時候,內心便會有一種莫名的空虛感,不知道做什麼,也不想去做什麼,只能任由空虛佔據內心。為了擠走空虛,還會採取一些不理智的行為(比如追求權力或性行為)。
20世紀最著名的心理學家弗蘭克爾稱之為存在之虛無。
《活出生命的意義》:存在之虛無指人們生活完全沒有意義,內心受到空虛的困擾。
《活出生命的意義》中對存在之虛無解釋道:人類在進化生存的過程中發生了雙重喪失,雙重喪失導致人們不知道以什麼為目標,不知道做什麼。
所謂雙重喪失:其一,喪失了指導其行為並因此產生安全感的某些動物本能。舉個例子,當猴子王暴躁時,猴子會選擇爬上樹以躲避危險。但人不會了,老闆發火了,人不會選擇"上樹",而是靜等老闆批評。並不是大腦的思考作用讓人類情感退步,相反,它是人類情感進步、複雜的一個表現,是人類進化的必然產物。
其二,原本作為其行為指導的傳統消減,喪失了告訴他必須做什麼的本能,喪失了告訴他應該做什麼的傳統,有時甚至連自己想做什麼都不知道。比如古代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臣子自出生就認為一定不能背叛皇上;兒子自出生就認為一定要唯父母命是從;女子自出生就認為一定要忠於丈夫。還有就是宗教等。這種傳統的消減是人類的進步,但必然促進了內心的空虛。
總而言之一句話:潛意識裡不知道做什麼,沒有目標也不知道做什麼。
這樣,人們要麼去做別人所做之事(隨大流),要麼做別人希望他做的事(集權主義)。
存在之虛無的主要表現是厭倦。——人們在忙碌了一週後,突然感覺生活沒有了內容,其內心的空虛感就凸顯了出來。厭倦了現在的生活,但不知道怎麼改變。
除厭倦之外還會有其他表現:有時,遭遇挫折的人對意義的追求會透過追求權力(包括金錢)得到替代性補償。比如我們經常會看到生活中迷茫的年輕人沉迷於遊戲、賭博,或者追求職場上的權力。
還有時候,遭遇挫折的人對意義的追求會被追求享樂所替代,比如性行為在存在之虛無中變得異常恣肆。
青少年是人群中最容易迷茫空虛的一類人,也幾乎沒有人不經歷過虛無。
找到生命的意義,填補內心的虛無,空虛自然不復存在。
生命的意義在每個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義的唯一性,而是在特定時刻每個人特殊的生命意義。
好比古代打仗制定謀略一樣,離開了特定的時間空間和特定的對手,再好的謀略也會打敗仗。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這個使命是他人無法替代的。我們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做好當前生命賦予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