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女士有一位中學同學,上學時兩人關係就不錯。後來各自參加工作,雖然來往少了,但還時常有聯絡。再後來,她們又相約一起上了在職成人大學。四年同學,她們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
後來,朋友的夫妻關係發生了危機,被掃地出門,因為她之前鬧離婚跟父母的關係也很僵,一時她竟然無處可去。葉女士覺得既然是朋友,在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就該鼎力相助。她說服了丈夫,讓朋友住到自己家。
後來,朋友在感情上又連續遭受了一些挫折,葉女士都盡力給她以幫助。葉女士這樣做的時候覺得是盡朋友之情,她想,如果自己遇上了困難,對方也會這麼做。
最近幾年,葉女士的這位朋友經商發了財,買了房子,買了汽車,有了一份不小的產業,也去過歐洲、美國,本事、見識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儘管這幾年兩人見面不多,但是常有電話聯絡,她也曾把從國外帶來的一些小禮物送給葉女士。在葉女士心中是一直保持著她們過去的友誼的。
但是當葉女士打算讓兒子到國外上大學,託這位朋友幫忙的時候,卻被潑了一盆冷水。她的這位朋友先是答應了下來,又推三阻四,最後居然不辭而別,帶著自己的孩子去國外定居了。Y葉女士感到自己被愚弄了,一種無助感油然而生:這樣的朋友都靠不住,現在還有真正的友誼嗎?
個人總是覺得自己孤立無援,就是所謂的無助感。無助感是對生活本身的厭惡,是提醒人們需要重建人際關係的強烈訊號。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都會與其他人產生人際交往。人際交往的第一個功效就是互相幫助,消除無助感。
也就是說,互利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人為什麼要與人交往?儘管具體的交往動機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動機就是為了從交往物件那裡滿足自己的某些需求。
人的交往需要的是在個體發展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是一種透過遺傳直接傳遞給後代的本能。心理學家相信,兒童在生命之初就有無助感。兒童的安全和滿足衝動,都只有依賴他們的父母才能獲得滿足。嬰兒一出生就需要周圍環境能為其提供溫暖、舒適、食物和安全,通常母親能為其提供這些需要,於是嬰兒與母親進行了積極交往和情感聯絡。嬰兒透過和母親的積極交往,學會和形成了社會行為規範和許多良好的社會行為,習得了最初的社會交往技能,並積累了社會交往經驗。
人們都希望交往有所值,希望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支援、關心幫助和感情依託。那些對自己來說是值得的,或是得大於失的人際關係,我們就傾向於建立和維持;無所得的人際交往,我們就傾向於逃避、疏遠或終止。
所以,我們不必一味追求所謂的“沒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也不必輕率地抱怨別人沒有“友情”。
我們只需要坦率地承認以下三個事實:
互利,是人際交往的一個基本原則;
既要感情又要功利,是人際交往的一個常規策略;
需求平衡利益均等,是人際交往的一個必要條件。
無助感是許多心理障礙患者的常見症狀,所以消除無助感也是心理治療的有效手段之一。所有心理治療都給予患者某種形式和某種程度精神上的支援。如果治療者提供的支援構成心理治療的主要內容,這種治療便叫做精神支援療法,又稱為支援性心理治療。
精神支援療法提供的支援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解釋、鼓勵保證導。這些方面雖然可以在概念上加以區分,但實際治療中卻是互相密切理繫著起作用的。醫生用言語支援患者內心所存在的正常的慾望、要求想及相應的行為,就能促使患者克服那些錯誤的、有害的心理與行為樹立起正確的態度和對疾病治癒的信心,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