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家就像是一團火焰,總是感受到一股暖意。可是,長大之後,所有美好的童年都幻化成泡影,成了最不真實的色彩。

尤其是出嫁後的女人,離開了家,遠離了無憂無慮,再也看不到璀璨星河,想要回歸,似乎永遠回不到印象中的那個家。

結婚後,回孃家的路,似乎變遠了。相同的路程,回家的路途中,卻多了許多的顧慮。

世間萬物中,判斷事物的好壞,誰都有不同的看法。可是怎樣對待親情,似乎找不出來一個非常穩定的標準。

門肯在《偏見集》中提及:“一個家不只是臨時的棲身之地,其本質在於它的永久性,它的團結壯大的能力,和它能具體展現居住者個性的特性。”

但是,一些家庭受到“重男輕女”傳統思想的影響,在孩子眾多的大家庭,父母的一些偏愛,都落到了家中男孩的身上。

以此維護自身“養兒防老”的父母,常常會在晚年重新成長一次,認清母子情與母女情的區別。

02

過年了,所有人想著的都是回家過年,而回家的路程的長遠,取決於子女與父母之間親情的深淺。

韓秀麗(化名)每一年,都會回家陪伴父母過年。結婚後,生活的一直很幸福。丈夫程前(化名)父母離婚了,都各自重組的家庭,所以過年的時候,去誰家也不合適。

因為沒有婆家可回,所以韓秀麗總是會回孃家過年。每一年都是如此,會大包小包的給父母買很多東西,也會給哥哥嫂子和孩子帶一些禮物。

父母比較偏愛哥哥,大部分的積蓄都花在了兒子和兒媳的身上,可是即便如此,韓秀麗感覺到,父母和兒媳的感情並不是很好。

父母一天到頭在這個家裡忙碌,做家務,帶孩子,可是在嫂子眼中,還是嫌棄二老,總感覺他們在家裡白吃白喝,整日礙手礙腳。

即便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家裡有客人的時候,也是大聲斥責,從來都不會給一個好臉色。會埋怨父母沒洗乾淨手就動吃的,不講衛生。

兩個老人的碗筷都是分開用,而且從來都不幫他們刷一次,還會吩咐他們做這做那,有的時候還給老人吃剩菜剩飯。

韓秀麗看不下去的時候,會為此和嫂子起衝突,所以兩個人之間鬧得也非常不愉快。

有一次,嫂子當著她的面說:“這是我家,你有什麼資格在我家說我,你隔三差五來我家,白吃我家的飯,你還要臉不?還有,我說你爸媽幾句怎麼啦,我養她,難道還說不得了?”

女兒在為他們二老說話,可父母卻總是說:“忍忍吧,這都是每個人的命,年紀大了,就算是吃糠咽菜,也還是要指望兒子。”

這讓韓秀麗非常心疼父母,可是自己也無能為力,有的時候韓秀麗鬧得越兇,嫂子就會變本加厲的為難父母。

女人出嫁後,哥哥或者是弟弟有了家庭,父母成為這個家的“附屬品”,她回到這個家更是小心翼翼,心懷忐忑。

03

又到了過年的時節了,韓秀麗準備和往常一樣回孃家過年,給父母買了禮物,也給哥哥嫂子買了禮物。

可是卻接到了母親的電話,支支吾吾地說:“閨女,嫂子不喜歡你,別回家過年了。”

反覆詢問了母親好幾次,母親才說,是嫂子記仇,說韓秀麗回孃家白吃白住。還明裡暗裡要婆婆來阻止女兒回家過年。

聽到這話,韓秀麗氣不打一處來:“好,如果你不讓我回孃家,以後別讓我養老。媽,你就不能有自己的家嗎?你都受了多少氣了,還要和嫂子住在一起,你就不能給她空間,也給你自己一個空間嗎?”

母親沉默了,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女兒。

“你們這兩年身子骨還硬朗,可以做點零活打發時間。我去和哥哥商量,每個人出一千塊錢做給你們的生活費,有自己的生活不好嗎?”

後來,韓秀麗還是回孃家過年了,她先和哥哥做思想工作,然後讓哥哥和嫂子去溝通。嫂子一聽要出錢,她並不願意,覺得自己婆婆是個累贅。

韓秀麗和哥哥兩人都勸嫂子:“父母在家裡,你反正看著不順眼,而且還白吃白住,分開生活,父母能賺點養老錢,將來你們也少負擔,反倒少了矛盾,多了空間,生活也會更舒適。”

漸漸的嫂子也同意了讓公婆搬出去住,但是她每個月只願出五百的生活費,其他的都由韓秀麗出。韓秀麗倒並不計較,她也願意多出五百,給父母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很快,韓秀麗幫父母租了房。分開住之後,沒想到和子女的關係更和諧了,兒子和女兒會輪流去看他們,父親找了一個看大門的活,不累,能賺點錢,還能和好多人聊聊天。

母親在家打理家務,日子過得輕鬆愜意,整個人都精神煥發了起來。對待兒子也不偏心了,看懂了女兒的小心,懂得自己留一些積蓄,為自己養老了。

父母也逐漸明白了,都說養兒為防老,可是兒子大了,就算是對他再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干涉彼此的生活。

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父母其實都是有私心的,希望對兒子好一些,將來能夠為自己養老。可是實際情況,靠兒子和兒媳,仍然在這個家中過的戰戰兢兢。

反而,是從來都沒有給過什麼資源,沒有花費太多精力和時間照顧的女兒,會對這個家,帶來很大的幫助。她對愛理解得更透徹,對於親情更加的呵護,更懂得如何感恩和生活。

04

無論婚姻,還是親情,都需要界限感,需要有一定的距離感。

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婆媳之間的相處,雖說沒有很大的仇怨,可是彼此的習慣不同,價值觀不同,生活不到一起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如果不能很好的協調兩者之間的關係,往往會鬧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鬧到最後,反而兩個人都會覺得很委屈。

就像孟玲的父母,雖然一直偏心著兒子和兒媳,但是兒媳卻和他們的關係處得並不好。父母委曲求全的和嫂子住在一起,孟玲看不過去,想要為父母爭取點什麼。

父母整天幫嫂子打理家務,帶孩子,一刻都不得閒。所有好的東西都留給兒子兒媳,即便是這樣,兒媳仍然不能善待公婆。父母為嫂子做了那麼多,可是嫂子並不懂得感激。

甚至母親為了迎合嫂子,都阻止孟玲回孃家過年。父母的生活沒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剝奪了女兒回孃家的權利。

原生家庭和小家庭之間,適當的保持一定距離,那麼相處起來會好更好。給彼此一些自由的空間,有各自的生活,其實會生活得更幸福。

在孟玲的堅持下,父母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用委屈著自己,來迎合兒媳,反倒明白了與兒媳的相處之道。保持距離,便成全了彼此的生活。

05

人生的路上,愛是消耗品,如若不懂得珍惜,終有一天會消耗完。父母之間,夫妻之間的愛,都是如此。

很多種感情,都是在一起的時候不知道珍惜,有一點距離的時候,才會覺得自己身邊空落落的,自己的心也空蕩蕩的,當所有的爭吵都變成了沉默,才會想起如何好好去愛。

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懂得換位思考,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改變一下溝通的方式。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做人也不要太自私。和諧的家庭關係是需要時間的磨合,才能建立一個好的相處模式。

每個家都可以找出最好的那個平衡點,來處理和解決矛盾,找到最好的那個相處方式,來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

只要努力去經營,總會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找到維護愛情,呵護親情的相處方式。不管是對於生活還是對於親人,都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未來會變得更加美好。

婆媳之間,父母之間,夫妻之間,保持一定的建立,便能成全彼此的人生。俗話說,距離產生美,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

並不是一味的付出,並不是一味的迎合,就能得到別人的真心。反倒是彼此有尊重和理解,給予空間,能建立起好的生活方式。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夫婦婚姻破裂怎麼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