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 探
當年,我結婚的時候,在婆家,經常忘了改口,脫口而出:我家怎樣怎樣。大姑姐說,你家,你家,你問問你弟弟,他那房子跟你分不分?
我回去給我媽和我弟說起這個事情。我媽說,咋不是你家,你要是能扛走,你扛到鄭州去,多值錢。
然後我就逗我年幼的侄女,說:這個家,樓下是你們的,樓上是我的。侄女那時還小,瞪著迷茫的大眼睛看著我。
在內心深處,我嘗試一次次的去確認,那個曾經的家是否還有我的位置。
我媽就教我侄女:你跟你姑姑說,她要是能扛走,就扛走,扛不走就不是她的。
後來懷孕,我媽說,你回來吧,回來住老屋(我出生時的房子),到時方便照顧你。
在我們老家,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在孃家生產的,這個規矩我還是懂的。我說,我不回去,回去了將來我弟妹跟你生氣咋辦。
結果我弟妹說,你回來吧,不講那些規矩,再說本來也是你的家。
我弟說,你要是擔心,那老房子就給你了。
雖然後來我終究還是沒回去,但是我知道,那個家,我任何時候還可以回去。
並不是像大家說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吃 虧 是 福
早些年,我爸和我媽還順便養豬,到過年前殺掉,總是會給我捎一些肉,外加一條豬腿。每次別人看見,都會問我爸,你兒媳婦怎麼同意給你閨女這麼多肉。
我爸說,我養的,我當家。
其實,背後還是因為弟妹不計較。
在農村,很多兒媳婦會認為父母的一切都是給兒子的,跟女兒關係不大。
這些,我當然都記得。
去年春節,因為疫情原因,大年三十趕回鄭州,帶著我侄兒侄女。
因為弟弟家開診所,疫情初期,我們都特別恐懼。弟弟不能逃避他的責任,所以我選擇把兩個孩子帶過來。
他們大概住了三個月。三個孩子在一起吃飯,不管吃啥,都特別香,花銷自然不小。
但是我看著孩子們一起開心,我也特別開心。
前段時間,我給我弟妹打電話,鑑於疫情捲土重來,春節人流量大,我還是建議讓兩個孩子來鄭州。一方面,安全,另外一方面,鄭州有暖氣,孩子們寫作業,條件也好一些。弟妹不置可否,說到時看情況。
我媽覺得疫情不穩定,也不想讓我們回去,就給我買了肉。一直沒找到人捎帶過來。我說乾脆寄快遞吧。
我媽說,快遞費是不是很貴,那我就不給你那麼多。
結果我爸在旁邊說,都給她,家裡不夠了再買。
在這之前,我爸媽跟我弟弟住一起。因為疫情原因,我弟弟也特別擔心,就讓我爸媽又回老家去住,老家距離我弟弟家大概十分鐘車程。
我弟妹打聽了一下,快遞也不貴,就讓我跟我媽說把肉帶過去讓她寄。
弟妹問多重,我說原本我媽買了五六十斤,但是估計我媽不捨得給我那麼多。
弟妹趕緊說,讓她都給你,家裡再買。
想著馬上春節,我說,過兩天給我爸媽點錢,我弟妹說,不用,沒錢讓我弟弟給。
我又給我媽打電話,說給我媽聽,我媽說,肉買的時候多,醃了醃,再晾晾,本來就沒有那麼多。
我說要不讓兩個孩子還過來,家裡春節人來人往,不安全。
我媽說,你弟和你弟妹不想讓過來,怕你吃虧。
我說,我有啥吃虧的,不就是吃飯。
我平時給你說,你孫子在家不吃肉,在我這兒天天要肉吃,那都是開玩笑,再說三個孩子在一起,也都能玩的來。
有時候我在想,一家人,都不怕吃虧,往往都吃不了虧吧。
有 愛
朋友之間,大概也是如此。你維護我,我維護你。你支援我,我支援你。
我媽偶爾也會嘀咕我弟妹,不愛說話呀,怕我弟妹嫌棄她啊,等等。
我都會吵我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你別說你兒媳婦,你閨女也差不多,好不到哪裡去,回婆家,我也不說話,因為很多人壓根不認識。
不愛說話就不說唄,不一定非要左右逢源。
你兒媳婦,不八卦,不打麻將,每天樓上樓下衛生打掃幾遍,把家裡收拾的乾乾淨淨,幾人能比?我都比不了,我懶。
大米小的時候,在老家,換下來我還沒來得及洗的尿褲,屎褲,她舅媽只要看見,順手就給洗了。
後來大米大一些,在老家,要啥都找舅媽,舅媽不答應就撒脾氣、鬧騰。弟妹都只是跟我說:你兒子就只敢欺負我。我說,那是你願意。
但是我們都清楚知道,這只不過是愛而已。
咱對人家好不是應該的嗎?
一個家,有人付出,也應該被其他人看見。
不過,這麼多年,只要我弟跟我弟妹吵架,我爸媽也是堅定的站在我弟妹身後。
日子不容易,但是彼此體諒。
一個家庭的和睦相處,是一家人的寬容相待。
我弟妹孃家跟我弟弟隔一條馬路,但凡家裡有啥,我媽也會首先考慮給親家一份。
我一直認為我是個幸運的人,出生在一個父母開明,重視教育的家庭。又有相互體諒、相愛的家人,愛,只會越給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