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人心,把我人心,首先我們來闡述一下什麼是人性、良知和人心,以及三者之間的內在關係。
什麼是人性?
關於人性的認識及總結,早在百家爭鳴階段,就有性善論、性惡論、無善無惡論三種調調。性善論的代表莫過於孟子。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性惡論的代表是儒家的另一位宗師級人物,叫荀子。荀子認為人的本性中的確存在惡的成分,但人最難得可貴的品質就在於制惡行善。去除惡的方法就在於透過不斷地修行,對內提高個人的自我修養,對外身體力行教化老百姓。他有一名弟子叫做韓非,將性惡論貫穿到了極致。韓非認為靠教化是不可能從根本上使人行善的,只有靠刑罰才可以,於是韓非成了法家。
性的善惡問題到了王陽明那裡,另有一番說法: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
王陽明認為,人心本無善無惡,待到事情發展跟切身利益相關時,就有了善惡,即所謂關心則亂,人又有一良知來告訴那人怎麼做是對怎麼做是錯,至於那人最後有沒有按照良知指引的去做,則又要看那人格物的本事。
讀到錢穆先生關於善惡的文章,又有一番新說:
我們將不承認人類本身有所謂惡的存在,直要到文化人生中所不該的始是惡。——錢穆 颱風地震常常損壞千萬條性命,那是惡嗎?恐怕沒人說是,因為那是大自然的現象,並不是颱風地震本身想要害人性命。在最古老的社會,人吃人,那是惡嗎?恐怕也不是,那時的人只知道生存下去,連惡的觀念都沒有,怎麼能稱之為惡呢?只有當人類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才產生了惡的觀念,有了惡的觀念就有了惡。
文化人生愈演而愈進,因而惡的觀念,惡的評價,也將隨而更鮮明,更深刻,這並不是文化人生中產生了更多的惡,實乃是文化人生中已產生了更多的善。——錢穆
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對於人性的認知也在產生變化,至今也沒有定論。那麼人性到底是本善還是本惡呢?
關於這個問題,數千年來,人類對自身審視及探索的從未停止過,時至今日,我們對於自身的瞭解與探索仍在繼續,並且會一直持續下去,
人體自身包含了內在的部分和外在部分,外在的就是承載我們生命的身體,對於我們身體的研究,最顯著的成果就是成就了醫學,中醫和西醫是目前人類應用最為廣泛的醫術。中醫是基於經驗主義的學說,西醫是基於理論主義而生,這兩種醫學也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他保障了人類自身健康的發展及延續。
內在的就是人性和作為人的良知
人性是作為一個自然人與生俱來的,也就是說每一個人的降生都伴隨著人性,是永久不變的,人性的本質是趨吉避凶,不會因為每個人的所受教育的高低,階層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所有僅僅基於人性考慮所得到的言行都是利己的,但是利己的行為並不都是惡的,也並不都是善的,比如說天冷加衣,餓了就要吃飯,困了就要睡覺,心情不好了就要發洩,你能說這些都是對的或者是錯的麼。
但是作為人,很多情況並做不到隨性而為。因為人處於社會活動中逐漸形成了良知!良知在影響並制約人性。
良知是人後天修煉所得,人處於社會活動中,無時無刻不接受著積極的向上的思想的影響和薰陶,接受著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人生觀,這就有了良知。在參與社會活動中會告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事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做,什麼事在什麼情況下不能做。而人對這些事情加以分析判斷,從而做出積極向上的複合社會正能量的行為就是對良知的修煉。
沒有良知的人存在麼?
良知並非天生就有,當一個人脫離了群體和社會活動,就不會受到積極的向上的思想薰陶,就不會有是非觀,價值觀,人生觀。也就不會產生良知。狼孩的例項就是最好的明證。
那還是在1920年,在印度加爾各答東北的一個名叫米德納波爾的小城,人們常見到有一種“神秘的生物”出沒於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兩個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隨在三隻大狼後面。後來人們打死了大狼,在狼窩裡終於發現這兩個“怪物”,原來是兩個裸體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約七八歲,小的約兩歲。這兩個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納波爾的孤兒院去撫養,還給她們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瑪拉,小的叫阿瑪拉。到了第二年阿瑪拉死了,而卡瑪拉一直活到1929年。這就是曾經轟動一時的“狼孩”一事。據美國《自然史》雜誌1976年4月號刊登的一篇書評說,“狼孩”的發現者、孤兒院的主持人辛格在他所寫的《狼孩和野人》一書中,詳細地記載了他和妻子一起如何努力把這兩個像狼的女孩轉化為人的經過,書中還附有美國人類學家津格的評論。 此書於1947年出版,1966年再版。像印度“狼孩”這種野獸撫育人類幼童的事例絕不止一件。1875年時,著名的瑞典生物學家林耐所著的生物分類著作中,就記載了關於野獸撫育孩子的事例:如1344年在德國黑森發現的被狼哺育長大的小孩;1661年在立陶宛發現的與熊一起長大的小孩;及1672年在伊朗發現的為綿羊所哺育的小孩。據傳我國古籍中也記載過有關“狼孩”的事例。 上海《少年報》編輯部知識組的同志,還為本文提供了一個很有趣的資料——據伊拉克《笛子報》1978年第339期報道: 一批醫生和心理學教授正前往肯亞首都內羅畢,去研究一個曾在猴群中生活過的男孩。 這個男孩是四年前蒲隆地的一些村民發現的。發現時,他全身赤裸,身體大部分長著毛,用四肢爬行、跳躍。村民們經過一段緊張的追趕,才把他抓住。他先被送到一家精神病醫院,現在住在肯亞的一家醫院裡。 人們給他起了個名字叫“約翰”。已確定他現年八歲,是在森林中與家人失散或是家裡人全部遭難後獨自留下的。猴子們見到他很高興,把他當自己的孩子來撫養,並保護他免受其他動物的傷害。 在被發現後的一段時間內,他學習了兩腳行走,由於回到人類中生活,性情也變得溫順了。但是,他至今還不會說話。起初他只吃香蕉,慢慢地他已習慣吃人們所吃的各種食物。 關於被遺棄在森林裡長大的小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797年法國大革命時代,獵人從森林裡找到了一個17歲的男孩,由於長久隔絕於人類社會之外,找到他時已變成“野獸般的孩子”。這一發現曾引起學術界的廣泛注意,並進行了多方面的科學研究。這個野男孩死於40歲。據說經過長期人為的訓練,他終於被“馴化”了,“失盡了他的動物行為”。1976年出版的《阿威龍的野男孩》一書,介紹了這個野男孩被發現的概況。 至20世紀50年代末,科學上已知有30個小孩是在野地裡長大的,其中20個為猛獸所撫育:5個是熊、1個是豹、14個是狼哺育的,其中最著名的即印度“狼孩”。
正如個體發育史是它的種系發展史簡短的重演一樣,人類幼兒智力的成長過程也反映了從猿到人漫長曆程中人的智力的發展歷史。由於缺乏社會實踐活動,“狼孩”未能學會直立,不得不用四肢爬行,使得她們的發言器官——喉頭和聲帶的運用受到阻礙,發不出音節分明的語言。更重要的是,由於脫離人類社會,印度“狼孩”自然不會有產生語言的需要,更何談具有良知。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良知的產生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不能脫離人類社會活動。
但這不是唯一的條件:
行為主義學派的創始人華生堅信“環境決定論”,為了闡明環境對心理的影響,說過一句經典的話:“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和我想要的任何環境,我可以把他們塑造成任何一個我想要的律師、醫生,甚至是罪犯,而不論他們的天生稟賦任何。”
比如一個人從出生到成年一直接受著負能量的影響,他參與所有的社會活動都會強加灌輸給他錯誤的相反的甚至扭曲的是非觀,價值觀,人生觀。那麼他一定也不會有良知。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良知的產生的另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必須受到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的薰陶。
何謂人心?
提到人心,我們能想到很多來形容人心的詞語,人心複雜,人心險惡,人心難測,人心隔肚皮、人心叵測、人心惟危。這些詞語都是偏向貶義的。人心歸向,大快人心,這些詞語都是偏向貶義的,日久見人心,人心向背,這些詞語又都是偏向中性的。
由此可見人心也是沒有善惡之分,世間最複雜的莫過於人心,最難以琢磨和掌握的也是人心,就拿“日久見人心”這個詞語來看,人心看不見摸不著,只有透過時間和經驗來總結判斷。但是在同個人身上,你得到的結論和其他人的出的結論也是不一而同。正應了那句話----哪怕再壞的人,一輩子也不可能不做一件好事,而即便是在善良的人,一輩子也不可能不做一件壞事。
那麼人心為什麼難以琢磨?為什麼那麼的複雜多變?
筆者愚見,這裡所講的人心並非是具體的事物,而是當事情的發展和人的切身利益相關時,人處於社會活動中的外在表現的總稱。當事情的發展和人的切身利益相關時,人處於社會活動中所有的外在表現都是先天的人性和後天的良知相互博弈的結果。
當人性處於上風,良知處於下風,所作出的行為都偏向於損人利己,便形成了人心的惡。當良知處於上風,人性處於下風,所作出的行為都偏向於捨己為公,便形成了人心的善。
人性利己,良知為公,相互博弈,形成人心之複雜!
人性是天生就有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當事情的發展觸及個人的利益時,人性的“利己”就會影響到人的行為,當觸及的利益越大,人性對行為的影響就會越強,反之亦然。
良知是後天形成的,並不是一成不變,他會通過後天的學習修煉和總結不斷強大,《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對良知最好的總結和修煉,修煉良知,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人只有對良知不停的修煉和總結,才能使其強大,當事情的發展觸及個人的利益時,良知才能厚積薄發壓制人性,大公無私,從而成為“致人”。
舍一飯與他人,良知就是一飯之輕,舍一命與他人,良知就是一命之重。
社會是人的集合,治理社會乃至企業就是治理人,人是關鍵,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這句話,也一語道盡了人的活動本質:良知致使人心向上,所以人心永遠難以滿足,人性致使人心向下,所以人性永遠都經不起考驗,人人都想過好日子,但又偏偏見不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天下大治肯定是人心之所向,可歷代的興旺更替,又都是由天下大亂而起。從小到大,從個體到群體,每一項活動都難逃脫這句鐵律。
作為社會人,如何利用人性、良知、和人心三者的內在關係合理的制定出各種規章制度。
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惡並不重要,因為開始是什麼並不會直接左右結果,但人生的過程會左右最終善惡的結果。人生過程中把握住人性利己的特性,更不要用任何人或者事物去試圖挑戰人性的弱點……深入思考並制定出自己或者團體為人處事的規則,最終是善是惡亦是造化!
所以,為人處事的思考方向應該順應良知,不挑戰人性!以人性利己的思維去設立公司及團體合作的規則,以良知為公的方式去驅動……春秋大家管仲曾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大意類同。值得思考的是,為何我們奉為聖賢的孔子,在春時期,遊遍列國卻無人用之?而管仲卻能輔佐齊王雄霸春秋。這對於當今創業者來說,猶如公司的夢想、股權激勵與薪資待遇等應當存在於應該存在的時間節點以及適當的人……
我們應該有夢想,因為相信,所以看見!但如果只有夢想,並不能實現任何願望,更要以人性利己的特性思考去制定出嚴格的管理體系,以良知為公的方式去不斷激勵我們的夢想,才能真正實現夢想,締造輝煌,創造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