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的朋友小橘,去年辭掉了北京的工作回老家照顧生病的媽媽。
她從小對父親恨之入骨,原以為她會在家跟父親鬧不和,沒想到最近聯絡,她竟然說:“現在跟爸爸關係越來越好了,以前對他有很多誤解。”
聊天中我才知道,原來從小到大,媽媽都跟她抱怨父親的不好。每次父母吵架,媽媽就拉上她,說爸爸不要這個家了、不愛她們了。她因此對爸爸充滿了怨恨,到了成年,也無法跟爸爸很好相處。
但自從媽媽去年生病,她無法避免地跟爸爸有了很多的交流,才開始意識到對父親的誤解。
聽她說完,少女十分感慨,我想很多人都有過同樣的經歷,長時間聽父母抱怨,不知不覺捲入了父母之間的情感糾纏。
今天,我們想來講講家庭中這種特殊的模式——親子三角關係,以及它對我們心理的影響。
01 家庭中的 “第三者”夫妻之間發生衝突是必然的,一個健康的家庭中,夫妻之間能夠獨立解決衝突,並不會過度牽扯到孩子;但如果父母發生衝突時,子女總是主動或被動捲入其中,就會形成不平衡的 “父親—子女—母親” 的三角關係。[1]
孩子的捲入有很多種形式,心理學家總結為以下四種:[2]
跨世代同盟親職化攻擊性迂迴支援性迂迴
這些詞可能聽上去很晦澀難懂,我們結合案例來解讀一下它們的含義。
1. 跨世代同盟
小橘的例子就屬於這種型別,也就是 “子女站隊” 模式:
這樣的家庭中,父母衝突時,其中一方會爭取與子女形成聯盟來對抗對方,久而久之孩子會站隊,對另一方產生負面評價。
2.親職化
這樣的家庭中,子女成了與父母同等甚至超越於父母的地位,反過來承擔起父母應該負起的責任。例如:
金子今年大二,她的父母常年冷戰。爸爸很少回家,因為覺得一回家就會看妻子的臉色,他常常是以高負荷的工作來逃避家庭衝突。
媽媽對金子非常依賴,從情感到生活,都離不開金子。金子離開家去上大學,媽媽依然每天打好幾個電話,有什麼心事都會跟她講,連一日三餐吃什麼也常常要問金子。
今年暑假,金子原本想去旅遊,可是媽媽總說自己身體不好,希望金子回家看她。金子常常處於一種很想逃離卻又放不下的矛盾中,很苦惱。
夫妻之間明明存在矛盾,卻採取否認或者逃避的方式;其中一方透過尋找子女的情感支援來逃避問題,導致對孩子過度的依賴,孩子反而成了 “家長”,這就是親職化。
3. 攻擊性迂迴 和 支援性迂迴
有的孩子為了減少父母的衝突,會透過產生 “問題行為”,例如沉迷遊戲、暴力、早戀等,轉移父母的注意力,把父母聯合起來解決其問題。例如:
小宇今年13歲,父母經常在家吵架,他就躲在房間裡打遊戲,以此逃避可怕的家庭氛圍,久而久之,他遊戲上癮了。
但他發現,自從自己因為沉迷遊戲成績下降後,父母關係反而變好了,他們會輪流輔導他學習,一起去學校找班主任溝通,聯合起來“教育”他。
但是當他成績逐漸上升,父母又開始吵架了……
與此類似的,還有一種方式叫 “支援性迂迴”,它指子女透過生病或需要被照顧的形式,來轉移父母的注意力。孩子一生病,父母關係更近了。
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表面上雞飛狗跳,背地裡是對父母衝突的恐懼。久而久之,成為 “問題兒童”。
02 捲入三角關係的孩子,會怎樣?1. 自我分化不成熟
長期捲入父母的衝突,對孩子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低自我分化。心理學家 Skowron 和 Schmidt 將自我分化具體分為了以下四個方面:[3]
情緒反應:控制情緒的能力;
自我融合:一個人發展出獨立於他人的穩定自我意識的程度;.
情感分離,一個人在情感上與他人保持距離的程度;
獨立決定:不顧外在的壓力、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簡單說來,就是越來越分不清什麼是自己的感受,什麼是父母的感受;理性上想要擺脫父母,情感上卻又糾纏不清。
這樣的孩子成年之後,會延續著未自我分化的模式:容易情緒失控、無法獨立做決定。
2. 延續不健康的愛情模式
很多研究發現,親子三角關係,會以不同的形式延續在成年子女的親密關係中。他們想追求自己的愛情來擺脫父母的控制,卻不知不覺中走入了重複的模式。
例如有研究發現,長期處於攻擊性迂迴的孩子,成年後更多表現出依戀迴避的特徵:[4]
愛可以,但不要承諾、不要同居、不要結婚;
昨天熱情纏綿,今天突然冷淡至極,忽冷忽熱;
不喜歡太親密的身體接觸,也不想分享內心太真實的想法,保持距離。
他們很難信任他人,一方面談著戀愛,一方面又抗拒親密。
而處於支援性迂迴的孩子,則更容易出現依戀焦慮:[4]
一遇到衝突,就會表現得弱小無助(或賣慘),試圖博取同情和愛憐,從而達到目的:
沒有安全感,表現得很粘人,例如一天十幾通電話,反覆問 “你愛我嗎?”
情緒容易過激,一生氣就會大哭大鬧;
常用愧疚誘導策略:“我都這樣了,你還”“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沒有安全感,對自己感到不自信,常常害怕被拋棄,害怕不被在乎。
而親職化的子女,長時間過度承擔家庭責任,他們在親密關係中也會延續這種模式:
對伴侶過度控制、過度照顧,或者過度妥協。
03 作為成年子女,你可以做什麼?1. 設立界限,作回子女的角色
這篇文章最重要的目的,或許不是治療,而是幫助我們自我覺察。
很多時候我們深陷三角關係,卻並不自知。如果你和父母的互動方式存在上文提到的這些現象,那你就需要立界限了。
首先,父母的衝突,不能由你來全權承擔。如果他們每次有矛盾都要告訴你,那你或許需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學會放手不管。
一開始放手,或許他們的戰爭會持續久一點;但是從長遠來看,他們無法依賴你的時候,才能真正去解決問題。
其次,你需要跳出他們對彼此的抱怨和評價,獨立去認識父母。
2. 練習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簡單說來就是把自己從他人中脫離出來,學會敏感自己的需要、自我做決定:
其次,是把理性從感性中脫離出來,學會控制情緒:
如果你覺得自己長期處於低自我分化的狀態,你可以透過這幾點,來練習改善:
1)穩定地認識自己,而不是透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己
例如每個月寫一段對自己的評價,也可以用一些 “積極” 的形容詞去描繪:
我雖然很情緒化,但感情豐富也許並不是壞事;別人很喜歡跟我聊天;我擅長共情別人的感受;
2)儘量學會自己做決定,可以尋求對方意見,但是不要盲目聽任何人的意見;
3)學會把自己的感受清晰地、理性地表達出來,而不僅僅是發洩情緒
例如,某一天約會對方遲到了,並且沒有很誠懇地表示歉意。以往你可能會大發脾氣,質問對方:“你怎麼可以這樣,你根本一點都不在乎我。”
而現在你可以想想,我為什麼這麼生氣,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你會發現,一個在自我分化中成長的人,會慢慢在各個方面趨於成熟。
3.不要找同樣低自我分化的伴侶
家庭治療大師鮑恩認為,當一個人比父母的自我分化程度低時,他就會選擇一個類似分化程度的伴侶。兩個低自我分化的人新建立的家庭,會出現更多的焦慮,下一代的孩子又會進一步延續消極的情緒模式。[1]
這是家庭焦慮的一種代際傳遞,而打破的方式,便是選擇一個更高自我分化的人結為伴侶。
很多研究都發現,高自我分化的人、高依戀安全的人,確實可以治癒伴侶的不成熟,幫助對方更好地自我分化。所以,要相信愛,也要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