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第2篇文章,前段時間熱搜頻頻出現PUA至死的新聞。我們或許不能理解,又或許會想:被PUA的人真傻,我肯定不會被PUA。但是,我們把原因都歸結到施暴者太殘忍,受害者太傻,會不會太簡單了些。有沒有想過,PUA背後其實有著強大的理論依據。而這些理論依據,基本上寫在了一本叫《影響力》的書裡面,查理·芒格看完這本書以後不但給他所有的孩子都寄了一本,又送了作者西奧迪尼一股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伯克希爾最近的股票價格是一股30萬美元)。在我看完這本書以後,產生了這本書就是PUA最重要的理論依據的想法。我們不妨透過PUA的整個流程來看這本書提到的社會心理學知識。
step1:拒絕-後撤術(互惠心理)
在PUA的事件裡,受害者基本上都是無條件服從男方,這一步就讓人很費解,是受害者傻嗎?並不全是,這裡施暴者是利用到了“互惠心理”一步步逼退受害者的底線。
就像小朋友對媽媽說:“媽媽,作業做完了可以讓我把昨天買的巧克力吃了嗎?”媽媽或許會因為怕小朋友吃甜食對牙齒不好而猶豫。但是如果小朋友首先說:”媽媽,作業做完了我可以玩一天電腦嗎?“這時候媽媽肯定拒絕,接著小朋友再說:”那好吧,那就讓我把昨天買的巧克力吃了吧。”這時候他成功的機率會大幅提高。因為在這次博弈裡,小朋友做出了讓步,由於我們天然的互惠心理,媽媽也覺得自己應該做出讓步,從而小朋友本來的目的順利實現。
PUA的施暴者正是利用這個技巧,透過在提出比較過分的要求之前,先提出一個過分更多的要求,透過人類的”互惠心理“成功實現自己的目的。我們把自己對戀愛中不能接受的事情按照程度分類,以後如果真的遇到想要PUA你的人,說不定他正是按照這個順序來讓你一步步的放棄自己的底線的呢。預防陷入這種心理陷阱的方法就是多想一步,問問自己,對方妥協後的結果就是我能接受嗎?
step2:重複讓人相信&權威效應
PUA的戀情開始,雙方都是甜蜜而美好的。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不一定很久,半個月甚至一週即可,所以不要掉以輕心),施暴者不斷對受害者灌輸諸如你很差之類的觀點,開始時受害者會反駁,一旦重複多了,受害者會真的對自己產生懷疑。之前他對我那麼好,那他說這些應該不會無中生有,是不是我真的很差,隨著對觀念的逐漸接受,雙方的社交地位開始不平等,施暴者更高的社交地位產生了他的權威效應。(傳銷過程的洗腦亦是如此)
權威效應的可怕之處在於,我們對於我們心裡的權威會無條件信任和服從。正如我們會引用權威人士的話(我在開頭介紹西奧迪尼的時候借用查理·芒格就受了這個效應),權威的說法對我們來說是不用質疑的正確。《影響力》中提到了一個經典的實驗,感興趣的讀者不妨去翻閱一番。至此,施暴者的鋪墊基本完成。
step3:承諾和一致
PUA之中,受害者或因不堪其擾,或因朋友們的勸說,產生斷絕關係的想法,甚至已經斷絕了關係。這時施暴者會開始反覆糾纏、以死相逼,回憶自己曾經對受害者的好(與此同時還在強調受害者的不好,來表達你都這樣我還我對你好,進一步強化權威效應——我是唯一對你好的人,而且你一文不值,而我非常優秀),部分受害者最終又回到了施暴者身邊。這個過程,和之後施暴者繼續對受害者虐待的過程,都是“承諾和一致”的心理過程。受害者會給自己和施暴者在一起找理由(受害者願意和施暴者在一起就是一種承諾,接下來我們會下意識地要保持言行一致):別看他這麼壞,我既然和他在一起,那他肯定是有優點的,像之前他······我都已經為他付出這麼多了,再付出一些,他說不定就看到我的好了,我們就不會這樣了。
我們不能接受自己做出不合理的事情,所以既然事情改變不了,我們常常會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而到了這一步,受害者進入了自我合理化的過程,並不斷強化施暴者的觀點,悲劇基本上已經註定。
step4:社會認同
在整個PUA過程中,施暴者會致力於讓受害者疏遠朋友,因為我們的社會認同(在這裡是好事)會讓我們在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尋求我們社交關係的幫助,聽從他們的想法,這會讓PUA陷入阻礙。在PUA裡,施暴者的目的是自己就是受害者的全部,受害者的社會認同就是他的認同。在PUA的最後階段,深陷其中的受害者只能想到“如果我為你獻出生命會不會能得到你的認同”,最終走向深淵。
從另一方面來講,如果在受害者深陷已久有機會尋求周圍的人幫助的時候,得到的卻是周圍人“你太愚蠢”之類的責備,會讓受害者產生我在外界已經尋求不到認同的想法,轉身回到泥潭之中。因此就我們而言,如果遇到朋友遇到了問題,相比於指出她做錯了這樣的評判話語,更應該是去溫和地幫助他/她解決問題。
結語
上文提及的心理學內容僅涉及到《影響力》中的部分內容,本文也只是片面地在PUA方面分析了施暴者所運用的社會心理學知識。社會心理學是一門有趣的科學,讀者不妨翻閱原書進行進一步的瞭解。對“超過預算買了不需要的東西”、“傳銷和邪教”等等生活中常見陷阱背後的邏輯也能瞭然於心,得出自己的應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