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麼一部分小夥伴,熱忱善良但又不擅長社交,內心又非常希望融入集體。他們往往可能在交往中迷失自己、不斷去滿足他人的需求,最後痛苦不堪,又未必能被接納和喜歡,可又無法從那樣的狀態中抽離出來。
這樣的小夥伴,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可能是討好型人格,用通俗的話來講,可能是老好人。
幫助一定是好的嗎?
一提起“幫助”這個詞語,我們往往都會覺得這是一種非常良好的品質,是被極力推崇的品質。
我們可能常常會想,如果自己處於困難中被別人幫助了,那真的是非常開心和感激。所以,自己可能也會非常想去幫助他人。
但有這麼一部分小夥伴,可能在幫助的過程中迷失了自己,沒有在自己和他人之間把握平衡點,最後適得其反。
那麼在這裡,我們就來說一說,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意願與能力作為決策依據
你的意願: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從意願上來說,我們需要去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願意去做這件事情、是不是發自內心真誠的想要去幫助對方。
還是因為不願意得罪、不敢開口拒絕才去做的呢?
有一些小夥伴可能會忘記自己內心的需求,或者壓抑自己真實的意願,而只是關注對方的意願和需求。
並不斷地去付出、甚至掏空自己滿足他人。
不知不覺,彼此之間的平衡點就被打破,形成了一種畸形、不健康的關係形態。
一方一昧的付出,另一方一昧的索取,一般來說,這段關係要麼在一個點爆發,然後無疾而終,要麼就是壓抑自己的那一方會痛苦不堪。
所謂“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但不管是哪一個,最終都可能葬送掉一段感情,彼此的或者自己的。
就像這個世界是五顏六色的,並非非黑即白。同樣,一段感情中,也並非走極端似的“付出”或“冷漠”。
有時候,得到幫助的那一方,可能並不知道給予的那一方是這麼的難受和痛苦,所以當付出方爆發後,另一方也是手足無措、無法理解。
而且,可能也會出現當一方習慣性接受另一方高強度的給予時,一旦沒有做到那個地步,可能會讓人產生“不用心”這樣的誤解。
試問,這樣的關係,又能持續多久呢?
他人意願:別給我不想要的
有時候我們要明確這件事,那就是有一些人可能在某件事情上並不需要我們的幫助,或者說他未必是希望得到我們的幫助。
比如,在難過的時候,有些人需要吐露煩惱,有些人想自己呆呆。如果我們強行去幫助那些需要自己靜靜的人,反而容易幫倒忙。
這個時候就要思考下,對方是不是真的需要這個幫助,如果並不需要,那麼我們就得及時保持好距離,相信TA,給TA足夠的空間。這樣反而是一種間接的幫助。
能力:打腫臉充胖子最是取不得
當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能夠給予別人多少幫助,能夠幫到什麼程度。
符不符合自己的原則、底線,以及能不能滿足自己現在的條件。
如果超出了你的能力範圍,你又承諾了別人,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時間精力花了,對方的期待落空了,問題沒有真正的解決。
另外一方面,你能幫上忙,但那種幫助不符合自己的原則底線、或者特別吃力費勁,相當於說掏空自己去幫忙。
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想想,這個忙到底能不能幫,如果幫,能幫到什麼程度。你可以告訴對方,自己可以幫到什麼程度。或者拒絕掉自己無法幫的忙。
不幫就不是朋友?
我們一定要清楚一件事,自己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希望有什麼樣的關係,希望以什麼樣的方式和人交往,每一次的選擇都是一次篩選、一次過濾,最後能留在身邊,或者說值得我們花時間精力去維護的關係,一定是我們發自內心真正接納的關係。
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但同樣也不可能被所有人討厭。真正珍惜你的人,至少是願意嘗試去理解你的。
我們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迎合那麼多人,珍惜好自己真正想珍惜的人。
很多事,很多人,其實從一輩子的長度來看,真的不重要。
有太多我們可以去做的事,有太多我們可以去遇見的人,而有些事、有些人,註定會在我們生命中,慢慢被遺忘、消失掉。
包括我們對於其他人,也是一樣,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如果需要,請把自己看得很重要,愛自己,尊重自己。
所以,還是那句話,認識自己才是一輩子的命題、是一輩子的修行。
警醒
可能工作和學習,我們會花時間去反思調整,關於再親近點的關係,反而會忽略掉。千萬別忘了,也給自己點時間,去感受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是否良性、健康。如果發現不對勁,一定要記得調整,預防大於治療,初期大於晚期,對不對?
好啦~關於幫助的話題就到此為止了,還是那句話,所有的技巧都抵不過一份真誠,但在真誠的基礎和橋樑之上,我們有些時候又需要一些技巧去幫助我們減少在溝通交流中的誤會,以及讓整個交流更加的順暢、氣氛更加的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