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卷語
大家都知道,親情是最無私的情感,為此只要涉及到親情之間的問題,一般人都不願意去計較得與失,但生活中有太多親人間因為金錢而發生爭執的事情。
比如子女不贍養老人被告上庭,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太常見了,很多人為了自己心裡的那個親情,有些情況下也表現得非常無奈。
哪怕知道自己的親人做錯了,但考慮到彼此的關係,也會選擇去忍耐,不去跟他們計較,但人都是有情緒的,遇到無可忍的時候也會發生爭執。
因此,跟自己的親人計算得失並不是因為這個人太冷漠,反而是成熟的體現。以前你信任親人依靠親人,但現在跟親人產生了分歧,反而覺得你成熟了。
心理學家也表示:如果有能力去計較親人間的得失,是內心成熟的表現。
但這並不是說一點情面也不給親人留,就必須要什麼事情都算得那麼明白。
我們要明白的是,每個人都是個體,即使是親人也不是自己,不管關係有多麼親密,也無法把他們像對待自己那樣來對待。
跟親人計算得失,意味著心裡也將獨立,這代表著一個人已經成熟,這也是心理學家認為的。小時候我們什麼事都靠父母,沒有能力做選擇。
一、價值成本的核算
雖然親人的關係比較親密,但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而年齡的增長,讓我們的生活閱歷也跟著增加,個體感也會變得更加強烈。
當我們到了一定的年齡後,精神和物質就會變得獨立,遇到任何事情,就會有自己的觀點,不需要再靠父母來做決定,也不需要依賴任何親民。
我們不光變得獨立,大腦的認知能力也更加完善,所以我們將會擁有自己的三觀,對社會也有更豐富的認識,以及自己的看法和處理方式。
不管是我們還是親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誰離了誰也可以照樣生活,也不需要為對方的人生擔心,親人之間的愛和責任也是有限度的,並不是完全不求任何回報的,相信沒有人會這麼無私,願意為別人白白付出。
不管是考慮成本,還是進行風險評估,每個人都會把自己放在首位,人類天生就是成本的核算大師,每個人都保留著最永遠的性情,而性情的本質就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當我們的內心成熟後,才具備價值核算的能力,而在注重自我價值的時候,如果核算價值和成本是我們最看重的,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意識,才讓我們去計較自己的得失。
相同的,我們的親人也是一樣,他們同樣把自己的得失看得很重,在算成本和價值時,也會把自己放在首位,而不是把我們放在他們最重要的位置上。
二、心理的距離
其實在計較親人間的得失時,我們的心理負擔也會減輕,畢竟每個人的心理資源是有限的,但這一點也只有內心成熟的人才可以意識到。
一個內心成熟的人,會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狀態來判斷自己的得與失,內心不夠成熟的話,只會一味的逞強,最後讓自己身心都很累。
面對自己的親人,我們只要承擔起自己應該負的責任就行,不需要完全滿足對方,更不能沒有底線。
親人間的關係是最為親密的,這不僅僅是因為血緣的,還有就是整天跟親人在一起生活,這樣就會產生一種想法,那就是你的就是我的,這樣的心理距離是比較模糊的。
心理距離通常都是出現在人際關係當中,也會用於家庭的心理治療。小時候的心理距離模糊是正常的,因為那時我們需要父母和家庭的幫助。
當到了一定年齡後,人就具備了謀生能力,就會擺脫這種關係,就算不能完全擺脫,也會跟親人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主動跟親人拉開距離,是種成熟的表現。
後記
由此可以看出,當你有能力跟自己的親人計較得失時,並不是因為你太冷漠,而是你已經成熟了,也只有這樣,你才可以過得更好。
如果心理的距離依然像以前那樣,保持得很近,會有一種被束縛的感覺,要是遇到了挫折或是不開心的事,自己的壞情緒就有可能轉移到親人的身上,也正是因為距離太近,也讓自己承受了很多本來不應該自己隨的責任。
作者|李庸子
編輯|李庸子
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