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若干年前的一個冬天,是母親的本命年。

按照習俗是應該買一件大紅衣裳的,母親心中對一件大紅棉襖的渴望已萌生許久。只是不見她行動,我知道她是捨不得。我極力勸說催促著他趕緊買,他也每次都答應的很痛快,眼看就要到年關,母親還在極力拖延。

那是怎樣的一年,我記不清了。大概是剛建完房子,大三間的北京平,從開始到結束,都是東拼西湊。母親說她從前從來沒哭過,因為建個房子,她被難哭了兩次。我懂母親的堅強,我信。

有一天,我看見鄰居家的女人穿著大紅棉襖走在街上,她與母親同歲。我懂母親的節儉,也無法抑制心中的難過。我再一次極力勸說她,母親面露難色。“孩子,哪有錢吶!”在我的“逼迫”下,母親終於吐露心聲。那時,一種複雜的情感襲擊我的內心。鼻子像被什麼嗆到一樣發酸,我睜大眼睛,不讓眼淚流出來。

母親在翻箱倒櫃找東西,廢了好一陣子功夫,翻出一件20年前的紅棉襖。母親欣喜地將它展示給我們看,如獲至寶。這件衣服給我一種上個世紀60年代的感覺,裡面的填充物不是羽絨,而是硬邦邦的棉花。連他的扣子都是疙瘩扣,上面繡的什麼,好像是龍鳳呈祥之類的圖案。做工還算精細,如果放在20年前,可能是一件好衣裳。可如今看來,他佈滿了時間的灰塵,與潮流脫軌。

“這是我結婚時的衣服,出口是好衣裳。”母親仍面帶微笑的說,而我聽著卻無比苦澀。母親為這個家精打細算了20年,對於自身的物質享受總是苛刻。她說她衣裳多了去了,可真正穿出手的會有幾個?我印象中她買新衣服的次數屈指可數,為了這個家,她過早的不重視他的年華。穿著超出了他現有的年齡,皺紋無情地爬滿了她的臉頰。

那年正月,村裡有一戶人家辦事,我和母親去吃飯。飯桌圍滿了一群女人,他們身著五顏六色的羽絨服。只有我母親,身穿著20年前的棉襖,圍著方巾,將雙手掖進袖子裡。在人群中如此顯眼,在寒風中,我的心瑟縮著。

母親身著那件20年前的棉襖站立在寒風中的景象,永遠地記在我心中。那段艱苦歲月,是母親瘦弱的身體,在與生活抗衡。北風吹徹,奉獻無聲。

1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不要以為自己真的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