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換個活法
張尊軍
去年三月份,我有感而發,撰寫了一篇《各有各的活法》的文章,主要是發表自己對世人活法的理解和闡釋。鄙人認為,人生在世,都不容易,正因為人與人的差異,故各有各的活法,各種活法各有高明之處,各有不便示人的無奈,而且你的活法你做主,不同時期的你,又可有不同的活法。
最近,33歲的帥哥胡豪回到了離別三年的蘇州,激動地高呼:“我回來了!三年、三年!蘇州,我終於回來了!”早在2018年5月20日,胡豪在他30歲生日那天,他毅然決定放下年收入40萬元的事業,放棄安逸舒適的生活,一人一車開始出發,選擇了騎行遊歷祖國大好河山的新的“活法”。三年來,他騎行8萬公里,花費60多萬川資,經歷了很多很多,也體悟收穫了很多很多。期間,他遭遇了九死一生的沙塵暴、泥石流等等,在不放棄不氣餒中創造了奇蹟、歷練了自我;在大興安嶺深處,他經歷了心靈洗禮,感悟了人生的真正意義;在遠離家鄉家人的日子裡,他懂得了家的重要和家人的重要。三年,耗費的是青春、精力、體力、心力和川資,收穫的是成熟的心智提升和正能量的人生體驗。他說,三年的遠行,讓他撕碎了以往的一切,告別了世俗、虛榮和固執,找到了新的自己。他認為,一切的付出,都非常值得。歸來後,他信心滿滿,成熟睿智,正以嶄新的自我重新出發,開始新的創業之路。在此,我為胡豪衷心地點贊祝賀和祝福!
其實,胡豪的壯行,並非是獨創。在我的印象中,80年代末泰州有志青年王榮華就徒步考察黃河部分河段,名聲鵲起,一舉成功。後來王榮華客居我們豐縣多年,在報社任職,並與我有一定交往。著名文化學者、當今大儒、國際華學恩學創始人肖先華老師,胸懷愛國濟世之志和家國情懷,其研究生畢業後,發願不獨自完成徒步考察黃河全程的歷程,絕不結婚,其歷經八年、九死一生,最終完成了徒黃使命,並在黃河入海口東營,與心愛他的並且是他心愛的人結婚。後來,我在新鄭有幸參加了肖先華老師的中華傳統文化培訓班的學習,親聆其教誨,心性得到洗禮,並有緣參與了他組織的為期一週的鄭州至開封段黃河的徒步考察活動,受益匪淺,身心靈都得到了淨化和提升。當然,在物慾橫流、充滿浮躁的當今,85後青年胡豪的壯行,確實是那麼的難得!也許他的選擇,並不是適用於每個人,但其大膽的選擇,實在值得敬佩稱讚和借鑑學習!
人人都有選擇自己更好活法的權利。也許我們很成功很富足,如若不快樂,那就要考慮選擇新的活法。也許我們很卑微很清苦,但很知足很快樂,未免不是很好的生活方式。如果累了,我們就應該停下來或放慢腳步,好好歇歇,好好想想。如果膩了,我們更應該停下來、慢下來、靜下來、沉下來,選擇新的生活方式。功成身退,居功不傲,上善若水,是智者的選擇;敗而不餒,強而不硬,弱而不軟,是強者的選擇;安分守己,知足常樂,知恥後勇,是常人的選擇。無論你的生活處於什麼狀態,都應該每日三省吾身,對自己的人生、生活、事業、學習、身心、健康、家庭、愛好、處境、未來等等,都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如果累了、膩了、走不通了、太順利了,都可以不妨換個活法,也許我們會遇到“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也許我們會遇到“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必定為你開啟一扇窗”的奇遇,也許我們會遇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有道之人天必佑之”的善報,也許我們會遇到“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的饋贈。
2021年1月22日晚撰於古豐六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