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聽金燦榮教授的一期演講影片,裡面講到網路資訊化在帶給我們種種好處和便捷的同時,也存在相當的危害,只不過這種危害更加隱蔽,一是海量的網路資訊大多是碎片化、泛娛樂化的,久而久之會導致大眾不屑於去讀名著經典,而我們知道名著經典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精華,名著不是心靈雞湯那麼見效快,但是對於塑造人的人格靈魂是不可或缺的。
二是許多網路資訊是極端化的,譁眾取寵,標題黨就是證明,而很顯然極端思維對我們認識問題是不利的。
三是網路資訊時代,大眾容易陷入自我洗腦的悖論中。非常明顯,網路資訊提供的設計者的基本規則遵循是迎合。大眾根據自我的偏好去尋找資訊,一定會找到你想要的、迎合你的偏好的資訊。這讓我想起了網路遊戲上癮。時間久了,你每一個在網上看到的資訊,是你內在的我想要的資訊,這種需要,僅僅是你覺得你需要,很可能不是你客觀真實的需要——這道理就跟我只跟我喜歡的人交朋友一樣,而你真正需要的朋友可能不限於此。
金教授在演講中也提到了科學技術的潛在危害,但是並沒有展開。我想到了《莊子-天地篇》的一個故事,莊子是非常會講故事的。話說子貢某天看見一個老人抱著罐子從井裡取水澆灌,於是問他為什麼不用水車,老人回答說:“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人如果追去取巧的機械,一定會作取巧的事,做取巧的事,就會有取巧的心,有了取巧之心,人的心靈就不那麼純潔了,人心不純潔了就開始“神生不定”,“神生不定”就“道之所不載”了。中國歷史上一直就反對“奇技淫巧”。兩千年來,這個故事都作為莊子反對科技進步的案例。科技技術進步的種種好處和意義顯然不用過多解釋,然而我們是否也有必要靜下心來思考這種種好處背後的隱患和危害。
隨意透過百度(這顯然是科技進步帶來的便捷)以“科技發展帶來的弊端”進行了檢索,“百度知道”立馬列出了種種確也不可爭辯的事實:核武器,各種新興病菌與疾病,生態環境退化與汙染,生物安全,由於各種高科技產品的便利使用導致人的生理機能的退化以及心理問題的產生等等。難以完全列舉,事實上也沒有必要。上面的每一個問題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都不是可以忽略的重大挑戰。這使我更加想起了前一段時間在微信朋友圈裡傳遞的一篇文章,關於熱力學第二定律對生活、人生的思考和啟發,核心的解釋就是熱量不能自發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最容易理解的現象就是,沒有電能的消耗,空調不會讓屋裡變涼,反過來說,屋內變涼的代價就是有更多的熱量被排放到了室外。我想在一定程度上,科學技術帶給我們的就像這空調,他讓人民的生活更便捷、舒適、幸福等等(屋內變涼),但是請不要忘記科技帶給我們的體驗不是沒有代價的(屋外更熱)。如果僅僅強調科學技術進步的正面意義,也許我們就會陷入到“解決問題——製造更多的問題——解決更多的問題”的迴圈怪圈。從這個角度來說,老子、莊子主張“無為”,作為一種人生理想,儘管很消極,但也不失其積極意義。我們現在已經開始進入人工智慧時代,關於人工智慧的擔憂也越來越多。人類真的這麼有信心,可以解決所有自然界原有以及人類自身製造出來的挑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