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創業是在18歲那一年,也就是四年之前。
在我十七歲那年做了房產銷售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手裡有了25萬人民幣,以為自己有了點本事,有了錢,有了夢想就可以去出去闖一闖,成天像打了雞血一樣,想著去創業,後來幾個小夥伴兒組成了一個小團隊,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創業,我深深地記得,那是大家第一次叫我李總我記得,我們第一次辦公的場合是特別高大上的,是在咱們最市中心一棟樓,我們每個人都非常的拼命,每個人也都非常努力,我們買了很多昂貴的工作裝置還有辦公裝置都是最好的,可是結果並不是很好……短短半年時間不到我們以失敗告終,手裡的30萬也打了水漂,沒有想到的是竟然這麼快就沒有了。
我很少跟別人提起我的這段經歷,包括我的父母。
並不是因為第一次的創業的心酸,只是想起第一次創業的那種感覺,無所畏懼,不退縮,只想去創業的這種精神,行動力是那麼的強烈,後來我發現這段故事算不上是那麼的體面,也不能給自己和別人帶來暖心和勵志的那種感覺。
後來我感覺到了,如果一個人沒有做好打勝仗的方向,以及沒有用籌謀略,還有出眾的獨立思考能力,就不要輕易的發起任何一場哪怕嘗試性的進攻,那麼只會讓你落得滿身殘風殘雨。既傷害了自己,也耽誤了別人。除非你只是想過把創業的癮就死。
第二次創業是我20歲那年,有了一定的社會經歷以及閱歷,包括獨立思考能力,管理能力,談判能力。有了所謂的背景和“身價”(自身價值),可這時候的我手裡沒有什麼錢,而經驗這種東西對於網際網路創業來說其實並沒有太多用。甚至很多人功成名就前往往倒黴在自己經驗上,就像參謀們永遠在為上一場戰鬥做準備。
這個社會永遠在變化,而且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嚇人,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迭代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體系從來沒有什麼經驗是可以以不變應萬變的。
很多人說,如果我像誰那樣有這樣的資源,我就去創業。
其實對於大部分創業者來說,資源跟創業也沒有太大的直接關係。
即使你過去積累了一點資源,一旦環境變了,身份變了,資源很多時候就沒有原本你想象中的那麼大的價值。
所以比較保險的方式是在你出發前給自己創造足夠高的安全邊際,同時有能力在出發後的第一時間為團隊創造足夠的安全生存環境。
然後帶著團隊去創造創業所需的資源,但這個過程是非常精心而痛苦的過程,每個創業者都在這條路上努力的失敗過不止一次,直到今天,我和新的團隊也談不上享受這個過程,而是在這條路上一直在經歷挫折和磨難,我在職場攀爬過程中的分享體會,再到創業過程中的點滴感悟,能給你們帶來一些行走的畏懼和對未來的思考。
另外,創業對於我來說是持續四年多的一種生活狀態。
因為我覺得每個創業者都是應該非常熱愛生活的人。
心中有愛,才能在生活和人群中吸取靈感和力量,創造出好的模式,服務好更多的人。
希望多年以後的我在翻起這篇文章可以看到我所寫的這些東西。不是那麼的NB文章,但我相信對於我個人來說,它是一篇有意義的文章,因為我是一個從來不喜歡寫作的人,然而今天我寫下它是代表了一定的一個意義……
2020.1.23
——李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