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事,是指具體的行為,事件。人,是指事件所涉及的以及人的人格,個性因素。誰都會做錯事,做錯事,不代表這個人如何如何,開始人身攻擊,顯然,這是不可取的。批評是,一定是要對事情本身,尋找解決的辦法,而不是一味地訓斥這個人怎麼怎麼樣。

舉個例子,在上學的時候,經常被老師批評,說你這也不會,那也不會的,態度不認真,學習不踏實等,氣的我直接跟老師頂嘴,始終咽不下這口氣,那時候小,打不過老師,總想著給他點顏色看看,結果呢,自己學業平平,對生活失去信心,勇氣,更對老師“懷恨在心”老師也對你“印象有佳”,這種結局是我們不想看到的。對誰都沒有好處!可是想想,到底誰錯了呢?

首先,自己學不會的可以請教同學,老師,把問題解決,對不對,而不是換來老師的一頓批評,後來升級到人品等上面來,其次,老師也應該針對這個事,耐心的跟我們講,目的是把問題解決,讓我們自己認識到錯誤,從而改正,好好學習,才是最終目的!

在職場上,領導批評下屬時就一句話,“你怎麼做事的,今天帶腦子了嗎?”後面還有好幾句,我就不提了。你想想,下屬能收這樣的氣?不得跟他打起來啊,本來一件很簡單的事,做錯了,改過來,承認錯誤態度好點就好了,沒必要人身攻擊對不對,這回好了,下屬打心裡就不服你,更何況以後幫你打天下,做夢去吧!!!

我總結了一下經驗,需要注意幾點原則:

善於講求普遍性,不要涉及具體人

問題是透過具體的人和事編表現出來的。所以在溝通很難做到不涉及具體的人,但是溝通的錯目的在於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更多麻煩,甚至針對他人。有時候批評的物件在一個點上,但是具有普遍性,所以針對這個事,要展開來談,在整體上把問題得到解決。

只用事實,不用感覺

爭論的依據是發生的事實,是真相。不能憑感覺來斷定一個人的好壞,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症下藥,不能把問題升級到人的品質啊,個性啊等等,做到對事不對人,避免得罪更多人!切記!

批評別人時,態度要擺正

領導批評下屬時,態度要端正,要和藹可親些,不要動不動就吼,大發雷霆,這些態度只會讓下屬覺得你格局太小,不配做領導,在他們心裡,你不再是他們的領導了,從而,不在死心踏地的為你賣命了,(想想都可怕)所以,領導們注意自己言行舉止,不要讓員工寒心。有問題就說問題,別扯沒用的,實在話!態度好點呢,員工也願意接受你的批評,你說對吧!

最後呢,希望大家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做事之前三思而後行,領導批評時要慎重,大家團結一致,才能贏得美好未來!

1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人生的意義在於能夠自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