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中國近年來結婚率持續走低,而離婚率持續攀升,2020年8月份部分省市的離婚率超過了70%,全國平均離婚率近40%,這樣數字看了不免讓人心慎。而且資料顯示,每100對離婚的夫妻當中,有70對以上是女方提出來的,換句話說,在中國離婚的家庭當中,女性有相當大的主動權和話語權。

為何超過七成的女性會主動提出離婚呢?

首先從深層意義上分析,那就是中國現代社會的女人對於婚姻的期待更傾向於獲得和滿足,而對男人的要求傾向於付出和責任。在現如今物質社會,中國女人希望用房子、車子和豐厚的收入來維持更高質量的生活,情感支撐已經變得淡化,所以當他發現這個男人不能提高她的生活質量時,那點零星可憐的情感支撐隨之冰凍,張口說離婚就變得非常自然了。

其次從現實生活中分析,老百姓的生存壓力太大了,一線城市的一套房子兩代人的積蓄就沒有了,加上婚前的彩禮,婚後孩子的生活費、教育費和高昂的補課費(有人算過現在養個孩子要在70-180萬成本),再加上上有幾對老人要贍養,這些生活重壓都會加劇家庭矛盾的產生。

要知道婚姻的本質是最佳化避嫌,所謂貧賤夫妻百日衰,如果夫妻一方或者雙方都沒有能力實現最佳化家庭生活,那麼現在離婚也是必由之路,而中國女人的婚姻更接近於提高生活,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不管什麼原因讓家庭變窮,既然穿不了衣又吃不了飯,女性當然會主動提出離婚。

再次從生育角度上來說,中國人對於血脈的確是太重視了,生了孩子跟男方姓,只要附近和嫁娶的這種觀念存在一天,女人就不就會始終是婚姻的旁觀者,既然過不走了那就離,反正重新嫁人還可以生孩子。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女方掌握著先天性的主動,離婚還會怕你?

第四受女性“單身流”的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不結婚,2014年美國18歲以上的女性,有53%維持單身,再創歷史新高。而中國的許多女性也開始探求婚姻的意義,傳統夫妻家庭角色已經不再適合現代思想解放的年輕人,有一個終極問題擺在面前:我一個人完全可以過得很好,為什麼非要兩個人在一起相互的將就和折磨?而婚姻恰恰是經受不住這種哲學意義上的拷問的。我可以戀愛,可以自由,也可以生孩子,那為什麼要採用婚姻的形式死死地捆綁在一起呢?如果不是在原始和封建社會而是在一個自由社會的話,這將是一道無解的問題,然而更多女性不結婚或離婚可以解開未知數

所以女人在婚後的心態非常重要,生活是自己的,感情是互相的。有一句話叫做付出越多越不容易被珍惜,離婚時以前家產、彩禮等各種等等,離婚時女性成本確是小於男性,所以更容易放手,有人說女人呢是越離越富,男人是越離越窮,這也是不無道理的。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離異女人有好的選擇卻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