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兩本書,一本是張小嫻的《我微笑是因為你微笑》,另一本是麥家的《人生海海》。這兩本書都是我覺得能吸引我看下去的。張小嫻的書是有時間就會讀幾頁,而麥家的書基本上是一氣呵成,我讀到最後時有些失控,惆悵很久。
我很早的時候就看過張小嫻的作品,如:《麵包樹上的女人》。到現在都印象深刻的原因,有可能因為作者是香港人,她寫作的的表達方式與我所看的不同,抑或是折服於作品塑造出的女性人物魅力。總而言之,給了我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
而《我微笑是因為你微笑》這本書裡的每句話都點破了女人在愛情裡的那點小心思。愛情裡的傷心、難過、委屈,甚至是難以表達出來的情感,都被張小嫻輕輕話出,讓人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嗯,我就是這麼想的,又或者是,對,這就是我想說的。就是那種高山流水話知音,你懂我的感覺。
“慢慢的等待,了無盡頭。等到心都碎了的那一天,你終於明白,等待是與人無尤的。誰讓你等?不是你如此沉迷的愛著的那個人,而是你自己的痴心幻想與倔強執拗。--張小嫻”這段從書裡摘錄的內容被我放在微博上。喜歡這段話,是因為她解了我很久的困惑,原來並不是有多愛一個人,而是敗給了自己爭強好勝的倔強。
《人生海海》是2019年的暢銷書,我讀到它卻因偶然。在拿到書後我查了下作者,發現原來是位作品頗為出彩的作家,多年前看的電影《風聲》也是出自他手。這是一部沉澱許久且非常值得,並配得上它所獲榮譽的作品。
書的主線雖是上校,但從未以上校的視角寫過內容,反而是透過爺爺、父親、村民以及書中“我”的所見所聞,描述了上校跌宕的一生。我只想用百川成海來形容,書中所有人的言行都匯合成了上校。
上校在為國家執行任務時,不惜揹負惡名和恥辱;在戰場治病救人,獲得榮譽晉升之際,卻被有心人利用追求者設計誣陷,他認了莫須有的罪名選擇離開;在貧濟年代,他常邀朋友來家中小聚,藉此給以改善生活;在被造反派追查時,他沒有私逃,而是接上在外地拜佛的老孃一起離開;在村名小神父因耶穌像被損自殺時,是他慷慨解囊。這是他為家國的大義,為愛人的情義,為子女的孝義,為朋友的仗義,為村民的仁義。而所有的付出,最後卻成了他的軟肋,化作別人傷害他的武器。就是這樣一位有擔當有情義的人,最後卻被造反派和蠅營狗苟的人逼得走投無路,在最後一刻--為了守住被刺字的恥辱,為了守住做人尊嚴--上校瘋了。看到最後,變成孩童一般只沉浸在畫作中的上校時,我再也無法控制情緒,失聲痛哭。為上校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唏噓,心痛和不值。但又很難說丟掉所有記憶,不是上天對他的憐憫和救贖。
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明白一些事情,人生真的不像想象中的簡單。現在想來,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讀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的詩,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那時邊讀邊想,誰說少年不識愁滋味,我的憂傷沒人懂。現在再回想,只覺年少時的想法好笑又淺薄。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欲書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羅曼羅蘭也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識生活的真相後依然愛它。勇士有些難,就當個苦行僧緩緩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