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很多問題,我有時候拿過去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對比,就會發現自己的改變真的是蠻大的。
回憶過往幾年,我在解決問題方面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習慣性逃避,第二階段是有問題就問,第三階段是想盡辦法自己解決。
上學的時候,我一直處於第一階段,我的改變是在離開校園之後。
離開校園步入社會,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還是處於第一階段,之所以會習慣性逃避,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問題,二是知道有什麼問題但是不敢問。
我上學的時候學習成績一般,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不敢問,為什麼不敢問呢?擔心問出來的問題太簡單,擔心老師會說: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
根本原因是啥呢?就是因為我太自卑。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也是這樣,特別自卑,心裡有疑問也不敢問。
不僅有問題不敢問,而且和領導走在一塊我還不敢說話,會擔心說錯話。
記得我做過的第一份銷售工作,有一天中午和部門領導以及同事出去吃飯,吃完飯坐電梯上樓,到達樓層剛出電梯,部門領導說:你站在我們身邊就彷彿隱身了一樣。
言外之意就是,沒有存在感。
後來換了幾份工作,也經歷了一些挫折,然後自己就開始反思,要主動去改變。
提到改變,我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非常難的,我想要主動尋求改變,雖然是主動,但是對於當時的我來說也需要極大的勇氣。
什麼勇氣呢?
從不敢問轉變為大膽問,從不敢說轉變為大膽說。
那時候會覺得很難,現在想想這樣的改變有啥,問的問題太簡單又怎樣,無非別人取笑一下,說話說錯了又怎樣,無非對方會討厭。
轉變的這個過程我也花費了不少時間,然後就漸漸的轉變為什麼問題都敢去問。
幾年前我找了一份工作,那時候就是有問題就問帶我的師傅,有時候帶我的師傅有事不在,我就會問坐在我身邊的老員工,問到什麼程度呢?經常問的老員工都不搭理我。
當時所在的那家公司不大,成立還不到三年,是一家創業公司。
有一次全公司開會,在開會期間老闆玩了一個遊戲,讓每個團隊圍在一起,團隊當中的每個人必須要說出其他人的缺點,不能說優點,團隊內部說完之後,每個人都要當著全公司所有人的面說出團隊其他人指出的自己的缺點。
對於這個遊戲,我覺得還蠻好的,只是呢,容易得罪人,所以在指出其他團隊成員的缺點時,一定要說的委婉一點。
在那次遊戲當中,我經常問問題的那個老員工就指出了我的一個缺點,就是我經常遇到問題就問他,他當時還問我:你知道為什麼你問的有些問題我不搭理你嗎?
就是因為這個問題,我才知道,原來他是故意不搭理我的。
他說:因為有些問題你都沒有思考過就來問我,而且有些問題你都問過了。
當時他當著整個團隊的面指出我的問題,我還蠻尷尬的,但是我覺得那次遊戲他指出的問題對我的幫助是最大的,讓我意識到不要有問題就去問,要先自己想辦法解決,如果實在解決不了,再去問。
另外,每次問的問題都要有記錄有總結,否則下次遇到了還是不會,然後再去問別人,同樣的問題問了很多遍,如果是咱,咱也不想回答。
從那時候開始,每當我遇到問題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自己思考,先自己透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去尋找答案。
透過這麼多年的經歷以及不斷的反思和思考,我就逐漸進入到第三階段,現在我對於工作當中遇到的任何問題,我都有了清晰的解決思路和邏輯。
當我遇到問題的時候,我首先會自己思考,利用過往的經驗以及知識嘗試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就會去網上搜索,倘若在網上搜索也解決不了,那就付費請教別人。
透過最近幾年的觀察,我發現99%的問題在網上都能找到解決方法,也就是說,只要用心,需要我們付費請教別人的問題太少太少。
關鍵是啥呢?你是否真的渴望解決掉這個問題,如果你要求自己必須要解決掉,那你就一定能夠找到解決方法。
方法總比問題多,此路不通就換條路。
總有一條路是前人走過的,我們完全可以按照他們的軌跡再走一遍。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讀書就是這樣的。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