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成功可能是人們談論最多的字眼兒和話題了。人們渴望成功,追求成功,卻往往迷茫於成功。成功,這個人們早以為含義大白的詞語,卻把多少人折騰的懵頭轉向了呵!在前人千萬次的問答之後,今人又不得不再一次地追問,成功,究竟究竟究竟……是什麼東東?!
在筆者看來,成功有三個層次,如果搞清楚這三個層次,對成功的含義也就大概明瞭了。
成功的第一個層次,也是成功的淺表層次,就是擁有權力和財富。這實際上恰恰是時下人們最最普遍意義上認為的成功的標誌。不是嗎?進政府、往上爬、位高權重、擁有頤指氣使的權力,金錢美女不過是衍生物而已。就連考上公務員也歡呼雀躍、令人羨慕,認為是走上了金光大道的起點。開公司、賺大錢、穿名牌、開豪車、住別墅、送子女出國接受教育,甚至連三陪女榮歸故里也惹得鄰里羨慕不已。可是,另外想一想,以權力和財富衡量的成功同時又是多麼的不靠譜啊!看一些當官的,往下比時你有官大的優越感,往上比時你卻又有官小的壓抑感。市長夠大了吧,上面有州長,副總統夠大了吧,上面還有總統。從理論上講,在地球上應該數聯合國大會主席或秘書長官最大了吧,可惜職數有限——只有一個呵!而且還有的國家對聯合國秘書長根本理都不理。再看一些有錢的,過去講萬元戶,現在聽來是笑話。億萬富翁厲害吧,可是還有十億、百億的,而且還是美元的。華人首富就一個李嘉誠,但他“超人”一般的存在就已經使不少有錢的華人感覺鬱悶了好多年。放眼世界富豪,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封頂,哎!不說了,再說全球的富人們也都要鬱悶死了。說到這還不明白嗎?如果把權力和財富當作成功的標誌的話,那麼只有達到人類權富頂點的那一兩位高手才真正算是絕對成功,之下的各位仁兄就只有相形見絀的份兒了。這也正是人們越追求權力和財富,卻對成功越感迷茫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把它們稱作是成功的淺表層次呵!當然一定有人會反駁說,你這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或者是狐狸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其實有錢人的快樂根本不是你能想象得到的。是啊,如果有人非要堅持一百步笑五十步的淺表邏輯的話,那麼誰也沒有辦法了。
成功的第二個層次,也是成功的中間層次,就是擁有自己傾心且對他人有益無害的事業或職業。不論什麼人,只要擁有一份自己傾心熱愛、對社會對他人有益無害的事業或職業,並且在這份事業或職業上盡心竭力、表現稱職,就算是成功。曾經看到關於一位社群女醫生的報道:說她從某名牌大學畢業,從醫25年,平均單張處方不超過80元,常開兩毛錢的處方。她的同學大都已住著高檔小區,開著名牌小車,而她,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一家三口長期住的房子不足50平方米,讀大學的兒子,還睡在閣樓上。她還有替人墊錢的習慣,幾塊錢的掛號費,十幾塊錢的藥費,她常墊,但是多年來,卻保持著一個紀錄:墊出去的錢,從來沒有不還回來的。可是經過36000多市民無記名投票,她卻從20000多名醫生中脫穎而出當選“人民滿意的好醫生”。這樣的人,我們能說她是不成功的嗎?還有一次,我的車胎紮了去修補,看著我著急忙慌的樣子,一個又瘦又小的修理工放下手中的活計,拿起工具三八兩下就把扎壞的車胎卸下來,很快找到扎眼兒處用燙貼補好,緊接著藉助工具把車胎充起氣,然後又麻溜的把補好的車胎裝到車上。整個過程不過五六分鐘,就象變戲法一樣。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觀察著修理工的神情動作,我能夠明顯地感覺到他對自己工作的傾心,他是那麼的投入、那麼的專業、那麼的流暢、甚至是那麼的快活。那個時候,作為擁有體面職業、架著私家車的我,真的不由得對他產生了一個感佩的念頭:這是一個成功的人。我覺得,成功的這個層次,是最貼近我們每一個人實際的。
成功的第三個層次,也是成功的最深層次,就是擁有心靈滿足的感覺。愚公的成功,不在於最後感動天神搬開大山使道路通暢,而在於其擁有執著的信念並且儘管行事非常人所能理解但自己卻覺得心安理得。李白的成功,人們可能不約而同都會想到是他創作了那麼多流傳千古的好詩,為後人傳頌和敬仰,可這只是後人的想法。實際上對於李白自己來說,他一生最大的成功也許莫過於那次藉著酒勁,讓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磨墨的揮毫潑灑,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教我不能開心顏”的沖天豪氣現場發揮的淋漓盡致。那種感覺之爽,豈一個成功二字了得呵!雷鋒的成功,人們同樣可能會說是他給人們樹立起的榜樣,成為社會寶貴的精神財富。可對於雷鋒自己而言,他的成功不過是用捨己為人的平常行動,對“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現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信念的執著踐行樂在其中罷了。甚至農民的“二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從某種意義上講,又何嘗不是一種成功的精神狀態呢?成功如同幸福一樣,也是一種感覺,跟物質有關也無關。成功的這個層次,也許才最接近對成功本質的理解與把握。
從一定意義上說,理解成功或許比追求成功更加重要。因為只有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成功,什麼是自己所需要的成功,什麼是自己能夠得到的成功,才能更好地去追求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