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這是一個一地雞毛卻又隨處可見的話題。

小時候,一臉懵逼的隨時可能等來母親的一陣咆哮。不知道自己又做錯了什麼。可是在村裡鄰居的眼裡,我是一個好孩子,乖乖上學,好好寫作業,放學回家割豬草,餵雞煮飯。

我一直覺得我媽不喜歡我。不然為什麼我經常捱罵,甚至捱打。別家小朋友到處玩耍也沒見得會比我多挨批評。甚至聽我媽說還有小朋友中午回家吃飯,吃了飯還要洗過碗再走,人家的孩子才勤快哦。我幼小的心裡想著,走兩公里路回家吃飯還要洗碗,下午上課會遲到吧。

後來我大了,母親依舊是動不動就咆哮。

換而言之,成年人的崩潰,她沒藏住。

那時候,十幾歲,成年人的崩潰我還不懂,但我懂了,每個人都崩潰,最好不要發到別人身上。她不僅發到我身上,對於常年務工在外的父親也是。

後悔嫁給父親,家太偏遠,離集市太遠,買東西賣東西很受影響。父親太木訥,只知道打工幹活,不能有點改變家裡狀況的計劃。結婚近30年,依舊那句,你們家如何如何。痛苦和咆哮從未間斷。

如果說,以前我還小,她只是單方面的天天把痛苦隨意發洩到我的身上,當我十幾歲寄宿離家開始,對於她的發洩,我開始有了反抗。每次有矛盾有被咆哮的情況,就開始跟她講理。可是她卻更大聲,更嚴重,表示對我很失望,她覺得我該懂她,我只覺得她為什麼要這樣。

後來她開始把家裡的所有親戚搬出來,幫忙批評我。次數多了,好像親戚們跟我說的話變成了,她是你媽,你讓著點她。我漸漸好像明白了什麼,又沒太明白。明白的地方是,她只是在情緒發洩,不明白的是,為什麼如此頻繁地發洩。

慢慢地我便對她的發洩少有理會,而她卻陷入了更深的痛苦。因為她自己也覺得快要失去我了。她無法接受孩子長大以後帶來的疏遠,還有孩子因為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獨立生活從這個家被剝離。

她開始對我好了,說一些小時候從來沒對我說過的話,說我離家遠了不能照顧我,做母親的很難過。後來,我才知道,這些話是別人教她的。她是很想讓彼此關係變得好些。可每次的崩潰情緒的發洩就會把之前小心翼翼,刻意經營的東西推向相反的萬劫不復。

我曾經嘗試著想滿足她,給她快樂。後來我放棄了。因為,她的快樂,她的滿足感是來自於對我的控制感。

我儘量地保持距離。而父親,因為年輕時在外務工,缺少對這個家的陪伴和照顧,想盡力地去彌補。父親不斷對母親噓寒問暖,對她的發洩忍氣吞聲。而母親也從未放下過對這個家的不滿和抱怨。始終抱怨時總把你們家掛在嘴邊。始終覺得自己的婆婆不好,自己的丈夫不好。

我曾經也跟她說,你要實在覺得不好,就離婚撇乾淨。她依舊是咆哮地質問:人家都希望家庭和睦,你卻希望我們家散了。

我只淡淡地說,既然是希望和睦,那些不和氣的話就不要說了。

其實,我當時內心想的是,既然從未用和睦的方式相處,也未曾想努力和睦,也不能互相忍受。那就接受不和睦的事實。

其實,母親確實是不容易的。父親不僅木訥,甚至還有些愚蠢和對母親長期咆哮的行為有些過度反應。有時候母親也會好聲好氣跟他講話,可這時候父親是不能意會母親好意,就氣急敗壞跟母親吼起來。母親嘆一口氣,只覺得父親果然還是很印證自己對他那種說話做事不過腦的評價。

我倒是13歲開始寄宿上學,到後來的到深圳工作。活過的大半時間都是和他們分離的狀態。只是依稀記得他們不太和睦。慢慢就忘記了那些覺得他們一起也痛苦的體驗。

偶爾,忙於工作的時候,不斷接到他們的電話,同時對我傾訴因為對方而感到不如意的事。

我回家鄉工作後,也只是偶爾和他們見面。

春節在家住了一陣子。有一天,我看到愛我的父親,駝了背,我真的覺得他開始老了。那一刻,我想妥協了,想養育一個孩子來滿足他們的願望。

不過兩天的時間,我徹底打消了為他們養育孩子的念頭。從做飯到掃地芝麻大的事,兩個年過半百的人,依舊戰火不斷,咆哮不止。不管一方有沒有退讓,不管是對吵還是單方面咆哮,他們從未顧及過他們自己以外家裡老人孩子的情緒。

那一天,我躲起來,躲到外面,一個不敢出聲地大哭了一場。27歲的我,依舊是7歲那樣的無助。小時候不懂母親那種成年人面對生活的崩潰。長大後懂了,我也學會了把崩潰藏起來。

你無助又難過的情緒,不管你是咆哮,還是隨意地轉嫁到比你更無助的家人身上,痛苦不會減少一分。你散播出去的痛苦,或許是被吸收,也或許會反彈回到自己的身上。可就是不會減少。而那些吸收你情緒的人,可能是曾經愛你的人。

13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墨茶去世了,每個人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