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我最好的同學,父母都是體制內的,在學校期間,我們學習成績相當,她比較內向保守,可能也跟家庭教育的環境有關,父母知識分子,對她要求也嚴格,就是那種大家閨秀,她朋友少,只把我當知已,畢業後,她靠家裡的關係很快進入了體制內,到了結婚年齡,圈子小,當時我們好多同學也為她介紹過男朋友,有的家庭條件也相當好,但就是男方工作,因為她父母要求必須體制內的,最後如父母願,真就選了體制內的,那時,我對體制內也沒有現在這麼多瞭解,但她很聽父母的話,結婚,生子,一切父母安排,現在丈夫是個不小官,衣食無優,生活工作都沒什麼壓力。
再說說另一個朋友,和丈夫也都是體制內的,職位也不低,一個女兒,女兒畢業也進入了體制,女兒大齡還沒結婚,同樣,想找個體制內的,最好是大學老師,軍官,當然人家條件也確實好,不要求房車,女方家都可提供,這麼好的條件當然也不少人給推薦,但女孩最後沒有聽父母的,選了個體制外的,結果是閃婚閃離,父母也挺後悔,當時任孩子性子,沒太乾預。
最後說說自已,父母是農民,因為是女孩子,當年讀書只想供我到高中,讓快參加工作,分擔家裡負擔,當年就覺得是家裡沒錢,爭錢為大,後來工作後,文憑低錯過了很多機會,後來又邊工作邊考學,最終拿到了自考本科的文憑,但相比其它同年齡的同學,錯過了太多機會,找物件,生孩子,父母沒給過建議,當然,父母只要求過,“找個有錢的”。這些年工作輾轉,可以說“幹一行,愛一行”奮頭了十幾年,也不能說不滿足,現在雖然也是衣食無憂,但酸甜苦辣,一生的奮鬥,也不及別人的半程。
現在我也為人母,有了自已的孩子,我覺在生活方面給孩子更多的愛,在孩子人生大的決策時,作為家長,應該把握方向,讓孩子少走彎路,為孩子選擇正確的起跑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