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唯一的侷限就是那些自己在內心設立並接受的侷限。
實驗結果顯示:相對舒適的狀態可以使人的行為處於一個穩定水平,從而獲得最佳表現; 但“舒適感會消滅生產力”,一旦因期限和期望所造成的不安和焦慮消失了,人們往往就會活得心安理得,從而缺少學習新技能的幹勁,也少了工作的效率與激情。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一味貪圖“舒適區”的安全感,任由自己享受舒適而不思進取,得過且過,那麼遲早會被激烈的職場競爭淘汰出局。避免“溫水煮青蛙”的悲慘命運,必須走出“舒適區”,到“最優焦慮區”鍛造自己,挑戰自己。
所謂“最佳焦慮區”,即壓力略高於普通水平的空間。從專業心理學角度講,如果你想保持“高效率”鍛造較強的自控力,就必須藉助壓力和適當的焦慮來督促自己。
貪戀舒適區是一種 本能,但如果想突破現有的工作瓶頸,改變碌碌無為的現狀,真正做出番事業來,就必須要主動走出“舒適區”,並秉承著挑戰自我的精神積極走進“焦慮區”,藉助適度的壓力來激發自己的潛能,挑戰自己的極限。否則,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優秀。那麼,究竟怎樣才能更好地走出心理上的“舒適區”呢
第一,下意識做點不同的事。沉湎“舒適區”多半是由過於單一、封閉的環境造成的,所以不妨有意識地做些與眾不同的事情。比如,工作時換一種工作方法,去陌生的餐館吃飯,學習一項新技能,參加陌生的戶外活動,等等。
這些改變看上去很微小,但只要能夠長期堅持,那麼必然能夠在“改變”中找到新視角,從而一點點開闊視野,一點點增加心理上的軟性收益,並最終為我們走出“舒適區”提供精神動力。
第二,大力開放自己的頭腦。“井底之蛙,之所以會自我感覺良好,是因為它的視野只有那麼大。沒有看到世界的全貌,沒有看到其他領域的誘惑,我們自然甘在於“舒適區”中過安全日子。想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要讓自己產生離開“舒適區”的動力,因此必須要大力開放自己的頭腦。
比如,多參加各類聚會,透過周圍人瞭解不同的職業領域; 多聽聽周圍人的意見以及建議;運用頭腦暴法增加自己的思維廣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