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人生的這條道路,走得越久,就越明白。因為一路走來,你有過獲得,也有過失去。讓你慶幸的是,積累的人生經驗可以幫助你在下一次做出決定前,更好地判斷形勢。

你也可以參考一些泛心理學知識,掌握做決定的一些小技巧,這樣或許可以讓你的人生之路走得更輕鬆、順遂些。

許多人認為理性優於情感,我們應該永遠相信理性的指引。這種觀點歷史悠久,今天依然很流行,許多決策類的圖書,都會介紹各種理性思維工具,幫讀者去客觀分析利弊,克服情緒干擾。

但《如何做出正確決定》的作者喬納•萊勒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認為幾千年來人們都誤解了情感,情感對做出決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光有理性沒有情感,我們無法做出任何決定。我們要根據不同情況,協調情感和理性,讓它們發揮各自優勢來綜合決策。

為什麼有的人不擅長做決定呢?

經常有人說自己是重度選擇性障礙症患者,或是習慣性拖延症患者,究其根本是因為人們往往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出明確的決定。

因為短時間內,你能夠掌握的資訊不夠充分,也不夠全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會尋求更安全的做法,即:觀望。觀望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一旦時間被拉長,我們也會陷入糾結的狀態中。

但有時,這種“觀望”的保護措施,能夠幫我們遠離窘境。

曾有一位職場前輩說起某人事總監的一樁軼事。

這位人事總監是董事長透過獵頭挖過來的,有海外工作的經歷。到任之後,立馬身先士卒的996(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點前到崗,晚上21點後才能下班,中午休息時間小於1小時,並且一週工作6天)。

之後這位總監還在上班時,高調提了一個大旅行箱,裡面裝的都是吃的零食、點心,原因是總監因長期忘情工作而錯過飯點,所以要自己備點吃食。

這樣的工作態度,獲得了公司高層的好評。但總監在公司體檢之後,查出有較為嚴重的健康問題,他自己也曾流露出不能為了工作,把自己的身體給搞垮了。於是就有風聲傳出,總監想離職,正在從人事部門內部物色可以接棒的人選。

誰也不知道這事是真的還是假,不過人事總監手下的副手們,已經有些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的心情了。

正巧這次部門會議上,總監話裡話外的意思是:公司請我來,不是單純為了工作,更是為了培養公司人事的專業能力。如果你們想要發展,想要有機會,我會為大家爭取。但機會總是留給有能力的人,想要謀求進一步發展的,週五前主動把自己的工作計劃書交給我。計劃書裡需要體現你對目前人事部工作的看法,以及對未來的設想。可以放開想,大膽想,如果讓你來當人事總監,你打算怎麼做?

人事總監這最後一句話,無疑是最佳的誘餌。結局就是,凡是用心寫了工作計劃書的人事,不是被分配去坐“冷板凳”,就是“被動離職”。

這份工作計劃書,明面上是領導想要考察部門內部,誰有工作激情和想法,實則是人事總監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透過計劃書排除異己。

而那些持“觀望”態度的人事,則安全地渡過了這場人事風波。

所以,在 斯蒂芬·P·羅賓斯 所著的《做出好決定》中提到:當我們要做決定前,不光想到自己能夠獲得什麼,更要考慮到自己會失去什麼。因為對於獲得,人們更厭惡損失。

這也是為什麼理財產品從來只是在宣傳冊上著重強調他們的預估收益,而不是預估風險。如果一致理財商品的廣告語,從收益和風險來分別描述:

強調預計收益:

果果理財,預計年化收益4.4%

強調損失風險:

果果理財,預計虧損機率1-2.5%

實際上,收益與損失的機率都是預估的,沒有定數。

但是人們會更傾向於選擇前者的廣告語。

因為人們會本能地避開風險。因為一旦我們遭受損失,這種喪失的痛苦感會大於獲得的幸福感。

同時,在做決定時,你還可以透過這三個方法來提高自己決定的正確率:

與其花時間糾結,不如去採集資訊在你做出決策前,儘可能多的去收集資訊,以免混淆了事件的主、次。這是一個幫助你做出高效決策的方法。但我們缺乏資訊時,我們對於自己的判斷會缺乏信心,致使我們不敢果斷地做出決定。低效的人士,就會開始左右搖擺,舉棋不定,導致最終一事無成。但如果我們能夠儘量多的掌握資訊,即使有些倉促,我們也會有底氣做出選擇。因為我們從資訊中獲取、提煉到了判斷依據。當然,我們也要擺正心態,因為資訊的採集總會有漏洞。如果所有情報你都掌握了,那麼也就不需要你做出決策,因為它已經是個既定事實了。永遠為自己準備另一套後備方案我們喜歡按照自己的習慣、偏好與嚮往來做出決策,所以往往其中會缺少些客觀。同時,由於時間和成本的限制,常常令我們無法全面地掌握資訊,做出最深思熟慮的決策。那麼,有個後備方案就可以成為我們的保底方案。而且,在後備方案的設定上,可以按照不同的思路來設定。例如上文人事總監的那個案例。當你做出的決策是想為自己爭取一把,提交了自己用心擬寫的人事部門工作計劃書,提出對於部門工作的改進意見。所以這個決策是讓你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計劃書的製作中,你的目的是提交高質量的報告,獲得總監的認可。此時,你會做的是盤點回顧自己的人事工作,並收集更多相關的資訊,以便編寫出一份有競爭力的計劃書,去搏一把人事總監的就任機會。那麼你在設定後備方案時,可以考慮的不同點有:1. 除了人事總監,這份計劃書還能發給誰? 這份計劃書,還有什麼其他的作用?3. 除了我,還有誰也提交了計劃書?由此可見,在準備後備方案時,你考慮事項的側重點,可以不同於原方案。一旦原方案脫離了你預想的軌跡,你就可以通過後備方案的準備,快速作出應急反應。第一,情感的作用和侷限是什麼?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

作用1:情感為決定提供依據。

我們日常衡量利弊做決定的依據,往往就是情感,沒有情感的人無法做出決定。此外情感也是道德決定的依據,感受不到情感的人會犯下殘酷罪行。

作用2:情感能預測未來。

潛意識能對意識外的資訊進行分析預測,並把結論轉化為情緒訊號,讓我們對有利的選擇感覺良好,對不利的選擇感覺糟糕。

侷限1:沉迷預測隨機事件,誤導決定。

侷限2:看重即時收益,容易被眼前利益衝昏頭腦。

侷限3:損失規避,可能導致更大的長遠損失。

第二,理性的作用和侷限是什麼?

作用1:審視情感,壓抑衝動。

作用2:進行抽象的邏輯思考,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侷限1:過度思考,想得太多會壓抑情感反饋,導致判斷出錯。

侷限2:注意力有限,當處理的資訊過多時,理性會無法正常執行。

第三,如何做出正確決定?

原則1:遇到新奇的問題,或簡單的選擇,我們要充分依賴理性,減少情緒干擾。

原則2:遇到複雜的選擇,我們要進行適度的思考,同時重視情感的直覺。

原則3:對於包含不確定性因素的問題,我們要鼓勵不同看法,綜合理性和情感做出決定。

①關注消極情緒的反饋

②鼓勵互相競爭的假設

④在團隊合作中採用CRM策略

有人跟我說過一句話,我一直記著。

他說“在你做決定的時候,不要想你會得到什麼,而是想你會失去什麼。”

以前不太懂,直到我一次次失去一些人一些東西,突然覺得這句話在我腦海中的意義變得無比清晰。

不管我為人處事,還是在機遇面前,我都問自己,做了這件事,我會失去什麼。

如果我可以接受,那就算闖南牆我也會做到底。

關於“決定”這個詞的奧義:只要你不後悔,它就是絕對的正確。

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探討:公婆住在兒媳婦父母家,是否該付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