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原生家庭對一個人人格的形成,對當下的我們各種行為的影響作用似乎被我們過分誇大了。
如果一個人的未來怎樣是被原生家庭決定的,是被過去的事決定的,那我們在命運面前能做的除了屈服還有什麼呢?但是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的一生都終將被過去限制嗎?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過去的事情不能影響現在的我們,能影響我們的只是我們對於過往事物的看法。”如果我們都堅信過去會影響我們的現在,那麼過去已無法改變,是否就意味著我們將一輩子活在過去,將來也無法改變。顯然不是。我們不能說因為父母脾氣古怪,導致我現在性格孤僻。畢竟並不是所有擁有古怪脾氣的父母的孩子,長大後都會性格孤僻。那最後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呢?很大程度都在於我們如何去選擇性的反映那些已存在的現實。過去是客觀存在著的事物,而我們卻不是被動的照鏡子式的反映過去,而是能動的選擇性的反映過去。我們不是父母或者任何人的影子,我們是一個全新的個體,一個完完全全由自己掌握的個人。就像我們每天跟不同的人接觸,他們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看到對方的優點可以去學習,轉化為自己的優點,而看到別人的缺點我們可以以此警醒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卻可以改變自己。
我們不是因為過去而變成現在這樣,我們是為了能夠怎樣而變成現在這樣。曾經在壹心理的文章裡看到一篇文章,寫的是一個家暴者的自述。他自己提到當他不想聽妻子發表她的看法的時候他會提高音量,然後達到讓對方閉嘴的目的,但是隨著這種恐嚇不管用之後逐漸到達動手的地步。他當時發怒是他怒不可遏了嗎?不是。他只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創造了他發怒的表象。當他覺得那樣有用且能快捷的達到目的的時候,他選擇了放縱自己。不要說自己不能自已,無法改變,那只是與你內心深處覺得那樣對你是有利的,你不願改變而已。因為當時他想讓他的妻子停止說話,可以透過其他講道理的方式也可以達到,但是他選擇了對自己更便利的方法。或者從根源來說他不想讓他妻子表達的時候他就已經錯了。人本就有平等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力。
接納自己才能改變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世界。這個世界是客觀的,他有自己的法則,和一些我們無法改變的東西。就像我們無法決定我們擁有什麼,但是卻能決定如何利用好我們擁有的東西。每個人都會擁有一個主觀的內心世界,他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獨特的理解。我們只有改變自己才能更正確的認識這個世界。而只有更好的認識客觀世界才能改變他。分清自己能改變和不能改變的部分,才是更好的改變的開始。
改變自己從課題分離開始,即做好自己的課題,不干擾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擾自己的課題。就例如當我把你當成我的夥伴,那麼我的課題就是對你無條件的信賴,而會不會背叛我那是你的課題,我只做好我對你的信賴。但是世界上也並非沒有壞人,這種時候我們就應該果斷一點,抽離這段感情。就是我們是朋友的時候我選擇無條件信賴你。這樣人生中就會少去很多煩惱。多把注意力集中於自己的課題,那麼很多煩惱和矛盾自然迎刃而解。
正如有句話說所說:“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盡我所能,過好當下。做好自己該做的,那麼其他的,交給時間。
——讀後感
《被討厭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