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我們所談論的事情,我們輸出的觀點不能很好的被接受物件接收,往往造成你說你的,我說我的,心電波和腦電波都不在一個屏道。造成了共同無能。
官方回答是:你不能僅僅透過論點增加的數量來提高論點的質量。說人話就是要專一談論一件事。
舉兩個簡單的小栗子:
1:同樣的兩個人A ,B競選,他們課外時間都學習了50個小時,但是B期間還去了外地旅遊,去看望父母,和女票約會等等。最後評委們多數投給了A。但事實上,A與B課外學習的時間是一樣的,只因為B其他的資訊沖淡了他的主要資訊。
2:同樣的兩款安眠藥,瓶子外包裝一個附有藥品的主要副作用:有可能會得心臟病或者抽搐;另一個同時有主要副作用(有可能會得心臟病或者抽搐)和次要副作用(例如腳癢,愛放屁,巴拉巴拉一些無關緊要無傷大雅的小毛病);店員普遍發現,同樣的藥物,第二款包裝的明顯比第一個包裝的要銷量好;同樣是因為次要副作用沖淡了主要副作用的力度,他看似全面的同時也稀釋了主要副作用的資訊。
簡單來說:稀釋效應。我們往往會將我們聽到的資訊綜合然後加權平均而非累積,如果你提出了一個主要的論點,你也同時提出了不相關或者相關度不高的論點來完善這個資訊,那麼你的主要論點的力量將會被削弱。
所以,在下次我們為了目的交流的世界裡,輸出觀點的質量大於數量,而在完善輸出的觀點時,講求傳遞的資訊和內容一致,以求達到更好的效果。
因此,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和物件有矛盾,就事論事,不要追究上個月的某月某號發生的某事,只談論,溝通和解決一件事。這樣的交流很有用處。這才是溝通的理性技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