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今天整天沒咋摸書和學習,都在寫東西,做影片,或者處理其他雜事,有個挺有意思的覺察:腦子裡我們拼命植入一些積極的想法時,好像並不一定帶來正向的效果。比如我今天就崩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見到很自律的人,每天很好地執行很嚴謹的計劃表。從自己的體會和觀察別人看,這往往意味著這些努力的行為已經內化,基本成為他的一種習慣和生活日常,所以他不會有負擔和壓力。

所以,重要的不是逼迫自己去學學學、寫寫寫,而是找到一個自己內心願意認可的東西和持續的方式,讓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像呼吸像吃飯這麼自然。

也不用反覆提醒自己,別懈怠,之前看到一個資料,說我們的大腦對於否定句不太親和,會更愛肯定句,所以別懈怠也許大腦不斷輸入的就是懈怠、懈怠、懈怠。

結果,可想而知。

晚上參加了一個培訓,因為有保密的規定,所以不能說太多,但是可以大致總結下自己的收穫和觸動點,也是讓自己印象更深刻。

1、心理諮詢面對來訪者時,諮詢師的狀態鬆弛、情緒穩定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是如此,你甚至不能聽清對方在說什麼,因為只有自己穩定,才不會隨著來訪的情緒走,情緒不被擾動,才能保證很好的專注和共情,這也真的是透過大家才能感受到的,真的很感謝;

2、自己語速要慢下來,尤其是面對一個任務,比如需要去寬慰對方或者自己需要去表達一個事情的時候,更是如此。我們可以有很想要幫助對方,或者表達自己的急切的心,可以理解,但是卻真的不要著急,不然也許會錯失更多感受和觀察對方的機會。

寫到這裡想起來,看創作心理學資料的時候,有一些學者的研究表明,面對一個創造中的個體,有時候即使是表揚也是讓他分心的,從而影響到“福流”狀態,影響到專注。

延伸開來,就是我們不能做一個事情的同時,去評判它或者去擔憂它,焦慮對專注也是影響。

之前老師們提到更多要保持一種覺照,對自己身語意的覺照,比如在哪裡,在做什麼,有什麼感受,那麼,如果要導向一種真正的覺察的話,其實這種覺照和覺察應該是開放的、不評判的,也是不摻雜情緒的——情緒導致主觀,也導致分心。沒法真的同理對方,和對方在一起。

3、諮詢時不要著急給對方提建議,最好等到比較瞭解對方的狀態時再說。另外提建議和綜合分析也是有風險的,有可能對方不是自己理解的情況,所以需要慎重,如果要提建議,可以透過提問的方式來進行,會比較保險。

這也是在練習過程中老師給的建議,確實很受益,很感謝,確實要大量的實操磨鍊,才能進步更快。

4、面對來訪者的敘述,共情也不是簡單的說“我理解你”就可以的,而是需要透過語言、非語言的方式來進行。比如簡單重複對方的話、試著闡述對方的表達目標和情緒糾結點,對對方進行情感共鳴性表達等。

5、晚上有一些小組練習,其實類似一個比較緊密的團體,這讓我對團體成長或者團體督導有一些期待。

6、督導老師的柔和、接納讓人印象很深。比如大家因為一個事情都笑了的時候,她會陳述,剛才看到:因為XX,大家都很開心地笑了。

再比如:剛看到XX老師一邊說著一邊還比劃,是很開朗的性格,透過這些陳述,相信我們對她也會有更多瞭解。

感覺她的話術上會更多觀察和陳述對方的心理狀態,讓人感覺到被看見、關注和接納,這個是容易被忽略的,所以特別記錄下來。

大致想到這些。未來加油~ 每天放鬆,學好、玩好,可能的話,堅持早晚打坐下。最近發現心散得必須坐才能收回來。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三十歲突然明白了好多